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芳姿劲节本来同,绿荫红妆一样浓。
我若化龙君作浪,信知何处不相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相伴的向往。
“芳姿劲节本来同”一句,直接点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芳姿"指的是春天中花卉的鲜艳,"劲节"则形容枝叶间的生气和力量。"本来同"暗示了这些美好事物原本就应是并存共生的。
紧接着“绿荫红妆一样浓”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春景中树木与花朵交织在一起的画面。“绿荫”指的是茂密的树叶投下的阴凉,“红妆”则形容鲜艳的花朵。"一样浓"表明它们都是那么浓郁而深沉,给人以美感和生机。
第三句“我若化龙君作浪”,诗人开始进入一种幻想状态,自比为龙,能在天地间自由翱翔。“化龙”是古代神话中常见的意象,即人变成龙,象征着力量与自由的极致。而“君作浪”则是说如果诗人能如同波涛般流动,那么他将无所畏惧,无处不在。
最后一句“信知何处不相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永恒相伴的坚定信念。即使是在想象中的自由翱翔,也相信无论走到哪里,都能与那些美好的东西不期而遇,共同存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
无诸昔建国,赤土疏王封。
筑台青冥上,垂钓沧江龙。
乘龙去不返,千载如飞蓬。
只今荒台上,寂历多遗踪。
我有太古怀,来吟江上峰。
天青海气灭,地古寒烟浓。
潭水绿万丈,秋岑碧千重。
登临未能已,落日催孤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