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
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
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
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
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日洛阳城中举行的宴会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宴会的豪华与欢乐气氛。
开篇“南山开宝历,北渚对芳蹊”两句,设定了整个宴会的背景。南山和北渚相对而立,形成了一种对称之美,而“宝历”和“芳蹊”则暗示着春天的繁华与生机。
接下来的“的历风梅度,参差露草低”进一步描绘了春日的景色。“的历”是一种风格,“风梅”指的是随风摇曳的梅花,而“参差”则形容了草木的不齐高低,以及露水带来的清新。
“尧樽临上席,舜乐下前溪”两句,则是对宴会场景的描写。“尧樽”和“舜乐”都是古代帝王的名字,此处用来形容酒具和音乐,显示了宴会上的奢华与喜庆。
最后,“任重由来醉,乘酣志转迷”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中尽情享乐,不受外界干扰,只愿沉浸于欢愉之中的意境。这里的“任重”和“乘酣”都指的是饮酒至醉,而“由来”则是时间的流逝,“志转迷”则是心志的放纵与迷离。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自然景色的描写,以及宴会场景的细节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享受和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
窅窅云旗去不还,阴阴祠宇闭空山。
我来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颜。
水尔何如此,区区矻矻流。
墙墙边沥沥,砌砌下啾啾。
味不卑于乳,声常占得秋。
崩腾成大瀑,落托出深沟。
远历神仙窟,高淋竹树头。
数家舂碓硙,几处浴猿猴。
共月穿峰罅,喧僧睡石楼。
派通天宇阔,霤入楚江浮。
为润知何极,无边始自由。
好归江海里,长负济川舟。
夔龙在庙堂,虽然有佥议。
苍生得父母,自是天之意。
鄱阳气候正,文物皆鲜媚。
金镜有馀光,春风少闲地。
膺门倚寒碧,到者宁容易。
宾从皆凤毛,爪牙悉猿臂。
楼台千万户,锦绣龙歌沸。
大惠虫鸟全,至严龙虎畏。
可怜召伯树,婆娑不胜翠。
诗搜日月华,道咽神仙味。
嘉树白雀来,祥烟甘露坠。
中川一带香,□开幽邃地。
逸少情有馀,东山境不啻。
恭闻圣天子,廊庙犹虚位。
应知黎庶心,只恐徵书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