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春思·其一》
《春思·其一》全文
宋 / 方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杨柳生寒莫上楼,夕阳芳草泥人愁。

情知社近迎新燕,尽捲湘帘不下钩。

(0)
注释
杨柳:形容春天的柳树,也可能暗示凄凉的氛围。
寒:寒冷,可能指天气或心境。
莫:不要。
夕阳:傍晚的太阳,常象征哀愁或离别。
芳草:青草,常用来描绘春景或离别后的思念。
泥人:比喻心情沉重的人。
社近:社日将近,古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
新燕:刚来的燕子,象征春天和新生。
捲湘帘:卷起湘妃竹做的窗帘。
不下钩:不放下窗帘,不愿面对。
翻译
寒冷的杨柳最好不要登楼,夕阳映照着芳草让人心头添愁。
虽然知道社日将近会有新燕归来,但还是放下湘帘,不愿去迎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人的情感状态和自然景象。"杨柳生寒莫上楼",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萧瑟气氛,杨柳尚未盛放,只有微弱的生命力在寒冷中孜孜不息,同时也暗示诗人并不愿意登高望远,或许是因为心中的忧愁。

"夕阳芳草泥人愁"一句,则将视角转向晚霞下的田野,芳草间隐现的泥泞反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泥人”可能指的是在田间劳作的人,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愁绪和沉重的心情。

"情知社近迎新燕"一句,透露出春天即将到来,社日(古代农村集市)临近,人们开始期待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这里的“新燕”指的是归巢的燕子,也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新生的欢迎和向往。

"尽捲湘帘不下钩"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古代,窗上常挂有装饰性的“钩”作为装点。这里诗人却选择将布幔(湘帘)卷起,却不放下这些装饰性的钩,这可能隐喻着诗人的心境无法平静,内心的忧虑和思绪如同那些悬挂的钩,不愿意轻易放下,也许是因为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更多的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的期待与内心深处的忧愁交织的情感状态,是一首抒情性强、意境丰富的佳作。

作者介绍
方岳

方岳
朝代:宋   字:巨山   号:秋崖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生辰:1199~1262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猜你喜欢

小儿何所爱·其三

小儿何所梦,夜梦笔生花。

花根在何处,丹府是吾家。

(0)

赠医士长律十首·其三杏林

匡庐西望太霞边,种杏仙翁不计年。

花坞日高闻虎啸,芝田云暖借龙眠。

活人何惜千金药,积谷全胜万顷田。

回首紫薇山下路,万株团雪照晴天。

(0)

鲛人词

并刀翻水凝不流,碧绡如烟张素秋。

蛟人夜织鱼鳞屋,月色澄澄湛寒绿。

卖绡来从城市居,主翁不识明月珠。

明珠赠君世无价,明年有绡复来卖。

(0)

吴起

吴起好用兵,尝学曾子法。

东出卫郭门,齧臂与母诀。

鲁君不见用,杀妻与齐绝。

将军自吮疽,士卒甘喋血。

击秦拔五城,魏侯尚功烈。

在德不在险,舟中尽吴越。

孰云猜忌人,千载名不灭。

(0)

无题五首·其五

坐见三春去,无心作冶游。

可怜明月夜,独自倚高楼。

(0)

赠商生

与子交游最年少,羡子襟期可同调。

醉墨能嘘海上云,春笺会拂花间鸟。

壮游海内早知名,每以才华动九卿。

丹穴殊看凤毛贵,方诸远在冰壶清。

伊予十年归未得,贫贱由来爱宾客。

虽乏床头沽酒钱,未尝一日无颜色。

西镛城下醉相逢,南国新秋意万重。

石竹山前沧海月,紫云洞口夕阳钟。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徐惠 李朝威 李延寿 房玄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