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生寒莫上楼,夕阳芳草泥人愁。
情知社近迎新燕,尽捲湘帘不下钩。
杨柳生寒莫上楼,夕阳芳草泥人愁。
情知社近迎新燕,尽捲湘帘不下钩。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人的情感状态和自然景象。"杨柳生寒莫上楼",开篇即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初春时节的萧瑟气氛,杨柳尚未盛放,只有微弱的生命力在寒冷中孜孜不息,同时也暗示诗人并不愿意登高望远,或许是因为心中的忧愁。
"夕阳芳草泥人愁"一句,则将视角转向晚霞下的田野,芳草间隐现的泥泞反衬出诗人的内心世界。这里的“泥人”可能指的是在田间劳作的人,也象征着诗人自己的愁绪和沉重的心情。
"情知社近迎新燕"一句,透露出春天即将到来,社日(古代农村集市)临近,人们开始期待新的生命力与活力。这里的“新燕”指的是归巢的燕子,也是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新生的欢迎和向往。
"尽捲湘帘不下钩"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古代,窗上常挂有装饰性的“钩”作为装点。这里诗人却选择将布幔(湘帘)卷起,却不放下这些装饰性的钩,这可能隐喻着诗人的心境无法平静,内心的忧虑和思绪如同那些悬挂的钩,不愿意轻易放下,也许是因为春天的到来带来了更多的情感波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精致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生的期待与内心深处的忧愁交织的情感状态,是一首抒情性强、意境丰富的佳作。
与子交游最年少,羡子襟期可同调。
醉墨能嘘海上云,春笺会拂花间鸟。
壮游海内早知名,每以才华动九卿。
丹穴殊看凤毛贵,方诸远在冰壶清。
伊予十年归未得,贫贱由来爱宾客。
虽乏床头沽酒钱,未尝一日无颜色。
西镛城下醉相逢,南国新秋意万重。
石竹山前沧海月,紫云洞口夕阳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