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掩枕屏香翠。寒透合欢双被。
小窗初日晃帘钩,梦逐东风,惯惹梨花醉。
沉沉春睡足,几度抬头慵起。起来冻坐拔炉灰。
好鸟枝头,频唤梳头未。
露掩枕屏香翠。寒透合欢双被。
小窗初日晃帘钩,梦逐东风,惯惹梨花醉。
沉沉春睡足,几度抬头慵起。起来冻坐拔炉灰。
好鸟枝头,频唤梳头未。
这首清代丁澎的《月魄·春晓》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闺中情景。首句“露掩枕屏香翠”,以露珠轻覆枕头和屏风,暗示了夜晚的温馨与香气四溢。接着,“寒透合欢双被”写出了被子虽暖,但春寒料峭,透出一丝凉意。窗外,“小窗初日晃帘钩”,晨光透过窗帘,映照在帘钩上,透露出淡淡的光影。
诗人通过“梦逐东风,惯惹梨花醉”描绘主人公在梦中随春风飘荡,仿佛沉醉于梨花盛开的美景。春眠不觉晓,当主人公终于醒来,“沉沉春睡足”,却发现已是多次抬头,懒洋洋地不愿起身。然而,“起来冻坐拔炉灰”,起身后的寒冷让她不得不拔动炉火,取暖。
最后两句“好鸟枝头,频唤梳头未”,以鸟儿欢快的鸣叫唤起主人公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她慵懒地回应着,还未完全清醒,连梳头的动作都显得迟缓。整首诗细腻地刻画了春晓时分女子的慵懒与惬意,以及春天的气息和氛围。
隔江有名山,佛狸曾驻马。
饮马可渡江,天堑阻山下。
汤汤限南北,长江终古泻。
一朝王气终,隋师盈陈野。
美人传艳声,至竟亡陈社。
江上晋王冈,曾此受降者。
异代送青山,一井贻黄瓦。
抱膝张丽华,细腰同一把。
桃叶歌声哀,玉树歌声冶。
迎接过江来,桃根亦难舍。
一望瓜步空,谁将金粉写。
山水尚依依,无愁有泪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