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是湘南第几程,楚天空旷入深溟。
九千丈月照衡岳,八百里程归洞庭。
恨入江蓠骚骨冷,梦回湘竹泪花青。
客中总为贪程熟,落枣风高我自醒。
此是湘南第几程,楚天空旷入深溟。
九千丈月照衡岳,八百里程归洞庭。
恨入江蓠骚骨冷,梦回湘竹泪花青。
客中总为贪程熟,落枣风高我自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经湘南,途经衡山时的所见所感。首联“此是湘南第几程,楚天空旷入深溟”以问句开篇,表达了诗人对行程的思考与对广阔天地的感慨。颔联“九千丈月照衡岳,八百里程归洞庭”运用夸张手法,描绘了月光下的衡山和归途中的洞庭湖,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宏伟。
颈联“恨入江蓠骚骨冷,梦回湘竹泪花青”则转而抒发情感,通过“江蓠”、“骚骨”、“湘竹”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与哀思,仿佛在追忆屈原等历史人物的悲凉命运,以及自己梦回湘地时的泪水与情感波动。
尾联“客中总为贪程熟,落枣风高我自醒”则点明了旅途的忙碌与自我反思。诗人虽在旅途中急于赶路,但最终在自然的启示下,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清醒。整首诗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巧妙结合,既展现了壮美的自然风光,又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近山青青绾髻螺,远山淡淡浮黛蛾。
乔松荫石铁作柯,白云帖水迷涧阿。
几家老屋岩石侧,长林落木秋瑟瑟。
枯槎侧倒枕长溪,路入阴崖行转窄。
楼台隐隐出木末,山下僧归背夕日。
渡头市散卖鱼归,平芜落日苍烟堆。
儿子柴门指相似,遥望沙觜孤帆开。
行人走迭山店宿,髯客跨驴如跨鹿。
苍头苦怨行李重,步武跛蹩胼生足。
画工以画传其意,人生所贵在寡欲。
蜀山楚水天下险,君胡为乎苦踧踖。
此图题作行路难,非写烟霞乐心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