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四偃盖亭》
《和昙颖师四明十题·其四偃盖亭》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泰]韵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0)
注释
既:已经。
将:准备。
茅:茅草。
覆:覆盖。
檐:屋檐。
复:又。
有:存在。
松:松树。
为:作为。
盖:遮蔽。
五里:五里路。
入:进入。
山:山中。
时:时候。
憩:休息。
此:这里。
得:获得。
寒籁:清凉的声音。
曾:曾经。
无:没有。
康乐:指谢灵运,南朝诗人,有‘山水诗’之称。
游:游览。
但:只。
见:看见。
云衲:穿着僧袍的云游僧人。
翻译
即将茅草覆盖屋顶,又有松树作为伞盖。
行走了五里山路,来到这里休息,享受清凉的风声。
从未有过像康乐那样的人物来访,只有云游的僧人在此相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景象。诗人梅尧臣在偃盖亭中歇息,亭子由茅草覆盖,又有松树作为天然的遮阳伞。他行走五里山路进入山中,此处给他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他感叹这里没有像晋代的康乐(指谢灵运)那样的文人雅士来访,只有云游的僧侣在此相聚。整体上,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禅意氛围。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题李本修荣赠卷

燕京兆判荆州彦,玉壶秋湛朱弦练。

出入经营凡几年,政成事治民称便。

一朝天子旌循良,恩被双亲已显扬。

龙函紫诏昭文彩,堂封宿草顿生光。

到头事业得如此,子职不亏臣职理。

天高地阔终无穷,日夜东流江汉水。

(0)

建宁谒朱文公祠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0)

玉堂即事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

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

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

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

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

(0)

春夜雷雨

寒暑相催似转车,梅花消息到天涯。

九霄雷动山川肃,万壑烟迷岐路叉。

人向中星占岁运,春随甘雨换年华。

善言赢得水灾沴,四海升平是一家。

(0)

经长沙

片帆东下过长沙,湘水平铺入望赊。

岳麓树园书院静,洞庭波荡石门斜。

贾生作傅常忧国,屈子离骚不顾家。

南去北来琴鹤厌,年年孤客在天涯。

(0)

行人杨宗德奉命之秦府便道寿亲

绛老悬弧初度日,佳儿弭节到家时。

天将此会全思义,世有何人不孝慈。

昼锦堂前歌舞沸,紫霞杯里岁华迟。

八旬蔗境知无限,五百椿年可是期。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