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既将茅覆檐,复有松为盖。
五里入山时,憩此得寒籁。
曾无康乐游,但见云衲会。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山居景象。诗人梅尧臣在偃盖亭中歇息,亭子由茅草覆盖,又有松树作为天然的遮阳伞。他行走五里山路进入山中,此处给他带来了清凉的气息。他感叹这里没有像晋代的康乐(指谢灵运)那样的文人雅士来访,只有云游的僧侣在此相聚。整体上,诗中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梅尧臣以简洁的语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禅意氛围。
燕京兆判荆州彦,玉壶秋湛朱弦练。
出入经营凡几年,政成事治民称便。
一朝天子旌循良,恩被双亲已显扬。
龙函紫诏昭文彩,堂封宿草顿生光。
到头事业得如此,子职不亏臣职理。
天高地阔终无穷,日夜东流江汉水。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秋尽朔风凉,虚襟玩玉堂。
地幽人迹静,楼回树阴长。
六籍凭舒卷,三台烈纪纲。
仰瞻奎壁粲,俯叹海天茫。
铃索时闻响,文章日漱芳。
清如归阆苑,高讶并文章。
不数神仙贵,常沾雨露香。
立身惭劾鹄,挟筴笑亡羊。
铁石劳椎凿,糠秕费播扬。
壮岁不再得,明时宜自强。
驾言策吾马,永矣共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