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自从孔氏后,源流渐失真。
寥寥千馀年,继者胡无人。
卓哉朱仲晦,崛起传瓯闽。
抗志集诸儒,精义以入神。
森然罗众星,绕天尊北辰。
秋高云雾敛,皓皓日上轮。
人文乃昭著,斯道亦复新。
嗟我生也晚,有志未得伸。
终日抱遗经,好古徒泥陈。
今来拜祠下,瞻仰增殷勤。
愿从诚敬门,策励以相亲。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缜对朱熹祠堂的拜谒之作,通过描绘朱熹在学术上的卓越贡献,以及对后世的巨大影响,表达了对这位伟大思想家的崇敬之情。
诗中首先提到自孔子之后,儒家学说的传承逐渐偏离了正轨,历经千余年,未能找到合适的继承者。接着赞扬朱熹(朱仲晦)的崛起,他不仅在福建一带传播了儒家文化,还集合众多学者,深入研究,使儒家精义得以发扬光大。朱熹的思想如同群星环绕,而他本人则如北极星般引领着学术的方向。
秋天的高远天空,云雾散去,一轮明月高悬,象征着朱熹的学术光芒如同皓月一般照耀后世。人文之光因此而显,儒家之道也得以更新。诗人感叹自己生于晚世,虽有志向却难以实现,每日怀抱古籍,却只能停留在陈旧的知识层面。
最后,诗人来到朱熹祠堂前,对这位先贤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他希望从朱熹的诚敬之道中汲取力量,与之亲近,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前进。整首诗通过对朱熹及其学术成就的赞美,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和对个人精神追求的不懈追求。
主人昔专城,城南起高亭。
贵与宾客游,工者夜不宁。
酒食宴圃人,栽接望早成。
经年使家僮,远道求异英。
郡中暂闲暇,绕树引诸生。
开泉浴山禽,为爱山中声。
世间事难保,一日各徂征。
死生不相及,花落实方荣。
我来至此中,守吏非本名。
重君昔为主,相与下马行。
旧岛日日摧,池水不复清。
岂无后人赏,所贵手自营。
浇酒向所思,风起如有灵。
此去不重来,重来伤我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