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
《至墨离海奉怀敦煌知己》全文
唐 / 佚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

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

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

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

(0)
注释
朝行:早晨行走。
傍海涯:靠近海边的悬崖。
暮宿:傍晚住宿。
幕为家:把帐篷当作家。
千山:众多的山。
空皓雪:满是洁白的雪。
万里:极远的距离。
尽黄沙:全是黄沙覆盖。
戎俗:异族的风俗。
途将近:即将到达的路上。
知音:理解自己心意的朋友。
道已赊:道路已经遥远。
回瞻:回头远望。
云岭外:云雾笼罩的山岭之外。
挥涕:挥洒泪水。
独咨嗟:独自感慨叹息。
翻译
早晨行走在海边崖旁,傍晚则以帐篷为家。
群山之中只见皑皑白雪,广袤大地铺满了黄沙。
异族风俗之地即将到达,知心朋友却相隔遥远。
回头远望云雾缭绕的山岭之外,独自挥泪感慨叹息。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边塞之地的孤独与思念。开篇"朝行傍海涯,暮宿幕为家"两句,写出了旅人日出而行、夜宿帐幔的情景,反映了他漂泊不定的生活状态,也隐含着对家的渴望。

接着"千山空皓雪,万里尽黄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旅途中的孤寂与辽阔。这里的“千山”和“万里”,不仅是数量上的夸张,更是对旅人心境的一种映射。

"戎俗途将近,知音道已赊"一句,则透露出旅人即将到达边塞地区,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能够遇见懂得他心意之人的期待与渴望。这里的“戎俗”,通常指的是军事或是边疆的民众;“知音”则是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词汇,意味着能理解和共鸣的人。

最后"回瞻云岭外,挥涕独咨嗟",旅人在望向远方时,不禁潸然泪下。这一幕既展示了他对故土、亲人的深情,也反映出边塞生活的孤独和凄凉。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的手法,勾勒出了一个漂泊在外、心怀故乡与知己的旅人形象。

作者介绍

佚名
朝代:宋

猜你喜欢

过小孤山

群峰叠叠此峰高,飞尽晴岚见翠螺。

砥柱祗今擎宇宙,关门终古壮山河。

林间残照闻樵唱,天际微风起棹歌。

身在江湖心魏阙,扁舟几度此中过。

(0)

送别太史李侍郎先生

抗揖出内阁,拂衣离九重。

江湖动星象,风雨蛰云龙。

梦远暮天阔,调高秋意浓。

老怀閒不了,灯火彻晨钟。

(0)

滋阳道中

征车向晓出城东,驿路迢迢去不穷。

茅屋近通颜子巷,云山遥护鲁王宫。

半溪衰柳清霜后,几处鸣蝉落照中。

乡思不堪肠欲断,汶河桥上数归鸿。

(0)

题济宁公馆壁间山水柬董宪副国器

良工绘画应擅名,故向粉壁施丹青。

青峦碧嶂粲如绮,溪桥流水空泠泠。

烟树苍茫隐台阁,白昼寒风起岩壑。

两峰嵯峨插九霄,飞瀑一帘半空落。

古松偃蹇石崔嵬,小舟荡漾江水隈。

春云如波扫不去,野花含笑年年开。

我本当时云路客。到处山川多阅历。

远观恍若太华之三峰,气势峥嵘薄星日。

近观又似东岱之天门,悬崖双扇凌绝壁。

平生逸兴独超然,静坐对之纷虑释。

美人高趣倘在兹,乞归同买谢公屐。

(0)

竹枝词·其一

月落秭归啼树头,巴江日夜自东流。

百丈牵船上滩去,风波节节替郎愁。

(0)

湘南即事

芦荻花飘杨柳衰,云山望望隔京师。

湘南自古多离恨,况是猿啼雁叫时。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