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栊悄悄月冥冥,斜背银缸倚绣屏。
四面圆浑金跳脱,一心穿透玉珑玲。
垆香细熨寒衣煖,茶雾浓薰睡眼醒。
犹恐夜深人苦读,故拚风露隔窗听。
帘栊悄悄月冥冥,斜背银缸倚绣屏。
四面圆浑金跳脱,一心穿透玉珑玲。
垆香细熨寒衣煖,茶雾浓薰睡眼醒。
犹恐夜深人苦读,故拚风露隔窗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温馨的寒夜画面。首句“帘栊悄悄月冥冥”,以轻柔的帘幕和朦胧的月色营造出夜晚的寂静,暗含诗人独处的孤寂。接下来,“斜背银缸倚绣屏”描绘了主人公独自坐在绣着精美图案的屏风旁,借着微弱的银灯照明。
“四面圆浑金跳脱,一心穿透玉珑玲”运用比喻,将金质的饰品与玉制的玲珑器物相提并论,暗示主人公内心的宁静与专注,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保持着清醒的思考。炉火上的香烟袅袅升起,温暖了寒衣,也驱散了周围的寒意,“垆香细熨寒衣煖”形象地传达了这份暖意。
“茶雾浓薰睡眼醒”则通过品茗提神,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在深夜依然保持清醒,可能是在苦读或深思。最后一句“犹恐夜深人苦读,故拚风露隔窗听”,诗人担心自己的读书声打扰到他人,宁愿忍受窗外风露的侵袭,独自沉浸于书海之中,展现出其勤奋好学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寒夜(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夜中苦读的场景,表达了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