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艺术风格。
“残烛犹存月尚明”一句,以残余的灯火和依旧明亮的月光为背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氛围。烛光通常象征着夜晚,但这里它与清晨的月光共存,形成了一种时间的交错感。
“几家帏幌梦魂惊”则写出了人们在黎明时分从睡梦中惊醒的情景。“帏幌”指的是窗户或门前的遮挡物,这里暗示了室内的温馨与安全,而“梦魂惊”则传达了一种不安与惊悚,可能是由于夜间的某些声响或者是梦境中的恐惧所致。
接下来的“星河渐没行人动”一句,转向了户外的景象。这里的“星河渐没”描绘了天亮前的最后时刻,当星辰逐渐消失在曦光中,而“行人动”则意味着随着夜色褪去,一天新的活动即将开始。
最后,“历历林梢百舌声”进一步渲染了清晨的生机与活力。“历历”形容声音清晰而连续,"林梢"指的是树梢,也就是树枝的末端,而“百舌声”则是对早晨鸟鸣声的生动描绘,这些声音汇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清晨美好时刻的独特感受。
制幽兰妙谱,倩玉指、朱弦微拨。
调高韵谐,泠泠环佩彻,忽告弦觉。
未讶盟言变,暮春光景,付雨中啼鴂。
云山自此愁千叠。望眼成枯,回肠绕结。
西楼待歌怨阕。怕苍凉极处,如意先折。香寒重爇。
遇飞琼绛阙。再把柔荑手,头尽雪、沧桑换几尘劫。
叹珍珠纵赐,密函羞拆。
家国恨、掷与东流逝水,自拚长诀人閒世,如梦消灭。
正夜阑、暗数铜壶漏、虚帘坠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