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全文
唐 / 李乂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

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

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

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

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

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

(0)
翻译
皇帝乘车寻找春天的景色,金色的堤岸再次举行晦日游赏。
河流畅通,仿佛黑色的水浸润两岸,地脉中涌出紫色的泉水流淌。
明亮的日出照亮东方,连绵的杞树环绕四周。
乌鸦误以为这里是大海尽头,人们仿佛身处秋天的对岸相望。
历经劫难,灰烬中仍能辨认出昔日景象,岁月流转,石头上的刻痕依旧留存。
傍晚时分,湖边归舟渐行,箫鼓声与汾水的歌谣交织在一起。
注释
玉辂:皇帝的车驾。
寻春:寻找春天。
金堤:金色的堤岸。
晦游:晦日游赏。
黑水:形容水色深黑。
紫泉:紫色的泉水。
晃朗:明亮。
扶桑: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树。
绵联:连绵不断。
杞树:一种树木。
填海处:比喻极远的地方。
隔河秋:像秋天一样遥远。
劫尽灰:经历灾难后的遗迹。
石故留:石头上的旧痕迹。
汀洲:水边的平地。
归棹:归航的船只。
箫鼓:吹箫打鼓。
汾讴:汾水边的歌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游赏的图景,语言优美,意境幽深。开篇“玉辂寻春赏,金堤重晦游”两句,便设定了一个皇家贵族在春光明媚中出游的场景。“玉辂”与“金堤”都是富丽堂皇的词汇,与“寻春赏”和“重晦游”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脱凡尘、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

紧接着,“川通黑水浸,地派紫泉流”两句,则描写了池水的清澈与周围环境的生机。这里的“黑水”并非色泽的黑,而是指水质的清澈如墨;而“紫泉”则是一种美好的比喻,表示泉水的甘美。

中间两句“晃朗扶桑出,绵联杞树周”继续描绘自然之美。“晃朗”形容阳光穿透云层的明亮,“扶桑”则是古人对日出的美称;而“绵联杞树周”则展示了树木郁郁葱葱,环抱着池塘的景象。

后两句“乌疑填海处,人似隔河秋”略带些许离愁。这里的“乌疑”指的是乌云密布,“填海”则是比喻天空阴沉如同要覆盖大海;而“人似隔河秋”则表达了一种隔绝与孤独之感,虽在春日游赏,但心中却有着秋思的萧索。

末尾两句“劫尽灰犹识,年移石故留”则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怀念。这里的“劫尽灰犹识”指的是时光流逝,但旧事依然记忆犹新;而“年移石故留”则是说岁月更迭,却有着不变的东西留存。

最后,“汀洲归棹晚,箫鼓杂汾讴”两句,则描绘了游赏之后渐入暮色的场景。“汀洲归棹晚”表现出返回时日色已晚的氛围;“箫鼓杂汾讴”则是对归途中乐声与自然声音交织的一种生动刻画。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丰富,是一篇不错的游赏诗。

作者介绍

李乂
朝代:唐

(公元六四七年至七一四年)字尚真,(旧唐书作本名尚真。此从新唐书)赵州房子人(今河北邢台市临城县人)。生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卒于玄宗开元二年,年六十八岁。少孤。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官至清源尉,早卒)尚贞(官至博州刺史)俱以文章见称。举进士,累调万年尉。长安三年,(公元七o三年)擢监察御史,劾奏无避。景龙初,(公元七o七年)迁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乂著有文集五卷,《两唐书志》又与兄尚一、尚贞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猜你喜欢

溪上杂题·其四

截得琅玕三两株,溪边日日打鹥凫。

觉来世事皆儿戏,赢得头颅似老夫。

(0)

浣云矶

半挂枝头半蘸矶,轻明谁浣碧霞衣。

长风十里吹难断,却讶吴江练色微。

(0)

津楼晚望同高公先林阳仲

绿筱村村合,重楼面面遮。

窗光时见岫,海气欲成霞。

浦树攒高岸,人烟就浅沙。

小桥当仄径,疏柳卧浮槎。

水国洲环市,江渔艇是家。

断虹收雨过,归雁背帆斜。

草沼鸣蛙鼓,风檐散蜜衙。

坐来诗兴发,清露满蒹葭。

(0)

送胡南征还皖城

浮上海踪动隔年,归心忽系绿杨烟。

锦袍白马嘶芳甸,翠管银筝上画船。

岭海交游新臭味,燕台花月旧因缘。

奚囊收拾江山去,又向云中飏玉鞭。

(0)

柬林阳仲先生

剩得馀身却放閒,冷御端合署玄关。

暂投故里腰仍强,久习殊方语亦蛮。

粗使砾场平作圃,小铺池石假为山。

闻君请学园初就,我欲从君请学还。

(0)

天宁寺同林彦杓陈心虞曾敬济许映三

偶从法藏窥琳宫,却讶琉璃宝界同。

阿歘何年成幻住,摩尼浮浪现神通。

山空每诧龙听法,海立时闻鹫呼风。

惟有閒潮真不舍,曾随明月汎鸿濛。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