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天宁寺同林彦杓陈心虞曾敬济许映三》
《天宁寺同林彦杓陈心虞曾敬济许映三》全文
明 / 李之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偶从法藏窥琳宫,却讶琉璃宝界同。

阿歘何年成幻住,摩尼浮浪现神通。

山空每诧龙听法,海立时闻鹫呼风。

惟有閒潮真不舍,曾随明月汎鸿濛。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宁寺的壮丽景象与神秘氛围,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寺庙的建筑之美与自然界的奇妙融为一体。

首句“偶从法藏窥琳宫”,诗人偶然间从法藏中窥见了这座精美的宫殿,表达了对寺庙的意外发现和惊喜之情。“却讶琉璃宝界同”,接着诗人惊讶地发现,这琉璃宫殿与心中的宝界竟然如此相似,流露出对寺庙建筑艺术的高度赞赏。

“阿歘何年成幻住,摩尼浮浪现神通”两句,诗人通过想象,描述了寺庙的历史悠久与神奇力量。阿歘是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此处象征着寺庙的古老与神秘;摩尼宝珠在波浪中显现神通,则寓意着寺庙的灵性与超凡脱俗。

“山空每诧龙听法,海立时闻鹫呼风”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山间的空寂中,仿佛能听到龙在聆听佛法的声音;海面上,鹫鸟在呼啸风声之时,似乎也在传达着某种信息。这些生动的场景,展现了寺庙在自然界中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力。

最后,“惟有閒潮真不舍,曾随明月汎鸿濛”两句,诗人以闲散的潮水为喻,表达了对寺庙的深厚情感。潮水不舍离去,曾经随明月在浩瀚的宇宙中漂泊,这里暗含了诗人对寺庙历史的追溯与对其中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天宁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寺庙的庄严与神秘,以及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寺庙深厚的情感与对其中蕴含的精神世界的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李之世
朝代:明

李之世,字长度,号鹤汀。新会东亭人。以麟子。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一六〇六)举人。晚年始就琼山教谕,迁池州府推官。未几移疾罢归。著作极多,有《圭山副藏》、《剩山水房漫稿》、及《北游》、《南归》、《雪航》、《家园》、《泡庵》、《朱崖》、《息庵》、《水竹洞》、《不住庵》诸集。
猜你喜欢

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

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0)

安乐窝中看雪·其一

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0)

首尾吟·其五十六

尧夫非是爱吟诗,诗是尧夫试手时。

善死自明非不死,有知谁道胜无知。

杨朱眼泪惟能泣,宋玉心胸只解悲。

为报西风漫相侮,尧夫非是爱吟诗。

(0)

天意吟

人能言语自能窥,天意无言人莫欺。

莫道无言便无事,殆非流俗所能知。

(0)

洞仙歌·其一为叶丞相作

江头父老,说新来朝野。都道今年太平也。

见朱颜绿鬓,玉带金鱼,相公是,旧日中朝司马。

遥知宣劝处,东阁华灯,别赐仙韶接元夜。

问天上、几多春,只似人间,但长见、精神如画。

好都取、山河献君王,看父子貂蝉,玉京迎驾。

(0)

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馀。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沈佺期 李裕 郑燮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