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安乐窝中看雪·其一》
《安乐窝中看雪·其一》全文
宋 / 邵雍   形式: 七言律诗

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0)
注释
漠漠:形容雪花密布的样子。
罗玉树:比喻后园中的树木洁白如玉。
瑶池:神话中的仙境,这里形容明亮如镜的水面。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禁烟火。
梨花谢:梨花凋零,象征春天的流逝。
柳絮飞:柳絮飘飞,春天的标志之一。
半醺:微醉的状态。
帘半卷:窗帘半开,透露出屋内的景象。
此情:指诗人的情感。
外人:指屋外的人或不知情的人。
翻译
漫天雪花纷飞,我在安逸的小屋里静静欣赏。
起初惊讶后院如玉树般晶莹,接着又惊奇眼前似瑶池般明亮。
还没等到梨花凋谢的寒食节,也不等柳絮飘飞的春天。
酒已微醉,半开的帘幕透出半分春色,这份心境不愿他人知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安乐窝中欣赏雪景的闲适心情。首句“同云漠漠雪霏霏”以密集的云层和纷飞的雪花营造出浓厚的冬日氛围,展现了雪景的宏大与宁静。诗人选择在室内“卧看时”,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运用比喻,将雪后的后园比作“罗玉树”,形容树木披雪如玉树临风,而平地则如瑶池般晶莹璀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雪景的美丽和纯净。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暗示了诗人并未错过春天的到来,因为梨花已谢,柳絮未飞,他却选择了在雪中欣赏别样的春意。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知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最后两句“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描绘了诗人品酒赏雪的惬意场景,微醉的状态和半卷的帘幕,透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同时表达了诗人想要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不愿外人打扰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邵雍在安乐窝中静观雪景的闲适与内心世界,富有诗意和哲理。

作者介绍
邵雍

邵雍
朝代:宋   字:尧夫   生辰:1011年—1077年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猜你喜欢

蒙顶石花茶

闻道蒙山风味嘉,洞天深处饱烟霞。

冰绡碎剪先春叶,石髓香粘绝品花。

蟹眼不须煎活水,酪奴何敢斗新芽。

若教陆羽持公论,当是人间第一茶。

(0)

晚次鄂州

客帆收处近江城,偶遇乡人问去程。

梦渚白蘋寒雁下,汉阳红树暮烟生。

故乡又是经年别,夜月空怜几度明。

吟倚篷窗思无限,几家砧杵散秋声。

(0)

吕蒙城

英雄分据国为三,吴蜀风云入笑谈。

多病阿蒙终一捷,古城依旧向江南。

(0)

次王敬止韵

分符便向浙东行,于国何尝系重轻。

蕞尔偏方民力竭,萧然一榻梦魂清。

年光冉冉惊流转,潮信劳劳惯送迎。

惟有梅花相慰藉,又将春色到山城。

(0)

中秋赏桂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

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

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

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

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

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

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

(0)

缺题

缅甸实如瓜,垂金粲秋色。

谁刻紫琼瑶,玲珑投远客。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