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同云漠漠雪霏霏,安乐窝中卧看时。
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
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邵雍在安乐窝中欣赏雪景的闲适心情。首句“同云漠漠雪霏霏”以密集的云层和纷飞的雪花营造出浓厚的冬日氛围,展现了雪景的宏大与宁静。诗人选择在室内“卧看时”,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泊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初讶后园罗玉树,却惊平地璨瑶池”运用比喻,将雪后的后园比作“罗玉树”,形容树木披雪如玉树临风,而平地则如瑶池般晶莹璀璨,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雪景的美丽和纯净。
“未逢寒食梨花谢,不待春风柳絮飞”暗示了诗人并未错过春天的到来,因为梨花已谢,柳絮未飞,他却选择了在雪中欣赏别样的春意。这种选择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独特感知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
最后两句“酒放半醺帘半卷,此情无使外人知”描绘了诗人品酒赏雪的惬意场景,微醉的状态和半卷的帘幕,透露出一种隐逸的生活情趣,同时表达了诗人想要独自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不愿外人打扰的心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邵雍在安乐窝中静观雪景的闲适与内心世界,富有诗意和哲理。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
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
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
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
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
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
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