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中秋赏桂》
《中秋赏桂》全文
明 / 刘珝   形式: 古风

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

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

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

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

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

吁嗟仙种自开辟,分付嫦娥好培植。

莫遣吴刚得浪侵,留取清芬播无极。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秋之夜赏桂花的情景,充满了浪漫与幻想色彩。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自然界的美好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首先,诗的开头“秋风瑟瑟天宇清,三五良宵秋气平”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新的秋夜图景,秋风轻拂,天空澄净,为接下来的赏月和赏花奠定了基调。接着,“嫦娥捧出玉台镜,山河大地增光明”运用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借以象征月亮的明亮与神秘,同时也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氛围。诗人通过“广寒彷佛开宫殿,桂影团团月中见”进一步渲染了月宫的仙境之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幻色彩的世界之中。

“霓裳一曲声珊珊,疑是瑶池启华宴”则通过音乐与宴会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感染力,仿佛能听到那悠扬的乐声,感受到月宫中欢聚的热闹场面。接下来,“银蟾散彩流霞觞,金粟万斛来天香”更是将月光与桂花的香气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高雅又温馨的氛围,让人仿佛能闻到桂花的清香,看到月光下的桂花树如同仙境一般。

最后,“清景邀人不成寐,诗成月落参低昂”表达了诗人被美景所吸引,难以入眠,最终在月落时分,灵感涌现,创作出这首诗。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也展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艺术才华。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赏桂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还融入了神话传说和浪漫想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作者介绍
刘珝

刘珝
朝代:明

刘珝(1426年~1490年),字叔温,号古直,山东青州府寿光县阳河里(现青州市高柳镇阳河村)人。明英宗正统十三年(1448年)进士,历官编修、吏部左侍郎,擢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文渊阁大学士,后加太子太保,进谨身殿大学士,位居阁老。弘治三年(1490 年)病逝,谥文和。刘珝性疏直,居官清正,不拘小节。晚年致仕还乡,事亲尽孝。著有《青宫讲意》、《古直先生文集》等。 
猜你喜欢

过夷门献诗

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诸镇府封王。

(0)

偈·其三

摩诃般若照,解脱甚深香。

法身寂灭体,三一理圆常。

欲识功齐处,此名常寂光。

(0)

句·其三

离人隔楚水,落叶满长安。

(0)

诗·其七

嗟世俗难有,为住烦恼处。

尘危三业障,心造恒游生死因。

不觉四蛇六贼藏身内,贪痴五欲竞相催。

(0)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七

五体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鸣椎诫旭旦,哀我苦劳役。

引目寓金言,悲伤尘垢积。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中折。

洗涤归诚忏,皎洁凌云释。

萧索业苦离,升陟随缘益。

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历。

(0)

颂六十二首·其三十八

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

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

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

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彭端淑 李陵 杨嗣复 宋教仁 富嘉谟 吴西逸 周容 庄忌 茅坤 曹希蕴 庞德公 刘崧 贾昌朝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