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
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
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
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
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
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
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
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
这首诗描绘了法会上的虔诚氛围与神灵感应,以及慈善之力带来的福祉。通过“法会设佳供,斋日感神灵”,诗人展现了法会的庄严与信徒对神灵的敬畏之情。接着,“普召无别请,客主发休祯”则表达了法会的普遍邀请与带来吉祥之意。进一步,“凡圣俱晨往,灾难普安宁”强调了无论凡人或圣者,都共同前往法会,从而使得普遍的灾难得以平息。最后,“良由慈善力,翻恶就福城”总结了慈善之力是这一切和平与福祉的源泉,它能将恶转化为福,构建一个充满幸福的城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法会的神圣性、信徒的虔诚以及慈善力量在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列戟朱门,雕桥珂里,喜见悬弧。
恰凤雏载诞,参差玉笋,麟儿同育,错落骊珠。
如此奇逢,真称佳话,岂复寻常吉梦乎。
须知道,是尼山鹫岭,送自云衢。
匡时共说司徒,宜阶下、芝兰秀色敷。
羡食牛之气,抱来竟爽,惊人之骨,望去皆殊。
千里神驹,一双英物,异日追随殿陛趋。
开筵处,任名流作画,歌客操觚。
筑室灵峰,买田葛水,休笑巢鸠计拙。
青琐十年,黄扉七载,辛苦此时暂歇。
丹桂洲前,白鸥池上,照眼碧波澄澈。
更新添、宝泽楼高,邀取大江明月。
愧迂儒、经国无能,避贤宜早,敢谓退身决烈。
畎亩情深,江湖忧在,瞻恋九重天阙。
仁寿高玄,奉天华盖,几度梦中朝谒。
长记得、西苑观灯,踏遍御街春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