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景不妨头白,逢春且放眉开。莫教闲事恼心怀。
容忍些儿何碍。尘土难寻道侣,山林应属奇才。
朱衣翠袖两边排。不似柴门自在。
对景不妨头白,逢春且放眉开。莫教闲事恼心怀。
容忍些儿何碍。尘土难寻道侣,山林应属奇才。
朱衣翠袖两边排。不似柴门自在。
这首明代夏言的《西江月·次朱希真三阕(其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人生观和生活态度。首句“对景不妨头白”,意指面对岁月流逝,不必过于忧虑青春不再,心境坦然面对即可。接下来的“逢春且放眉开”则强调在春天来临之际,应放宽心情,享受生活的乐趣。
“莫教闲事恼心怀”提醒人们不要让琐碎之事扰乱内心的宁静,主张保持豁达宽容的态度。“容忍些儿何碍”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宽容和随和的重要性,认为些许忍让并不会损害人的品性。
下片转向对理想生活的描绘,“尘土难寻道侣,山林应属奇才”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理想,认为那里更适合那些特立独行的杰出人才。“朱衣翠袖两边排”可能暗指官场的繁复与世俗,而“不似柴门自在”则直接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认为柴门生活更能带来内心的自由和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宁静和自由的人生态度。
莫逐妇,逐妇令妇悲。试问妇何悲,妾亦有所悲。
不缘宝怅閒鸳枕,不愁艳质妒蛾眉。
妾有一寸丹,日织五丈素。
织作不辞劳,何事君不顾。
君不顾兮妾无缘,妾无缘兮妾何言。
当初拟与同生死,宁知弃掷今如此。
妾岂愿学随风花,妾岂愿作覆盆水。
随风花,逐水流,覆盆水,不再收。
妾意与君相绸缪,何无何有为君求,君不悟兮妾心忧。
出君门,沾妾臆,欲行不行长叹息。
莫言去妇无颜色,倘君尚欲当窗织,应知去后能相忆。
门有车马客,驾言出汉关。
顾念平生游,枉迹问考槃。
倒屣出门迎,摄袂不及餐。
坐客置斗酒,握手论辛酸。
借问朝市中,荣枯多变迁。
金张自赫奕,丁傅相扳援。
新贵日更进,旧老日以残。
浅水有迅波,浮云无定端。
天时相代谢,世事诚艰难。
送客闭我门,偃仰窃自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