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七》
《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七》全文
唐 / 道世   形式: 偈颂

五体悔前朝,三屈忏中夕。

鸣椎诫旭旦,哀我苦劳役。

引目寓金言,悲伤尘垢积。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中折。

洗涤归诚忏,皎洁凌云释。

萧索业苦离,升陟随缘益。

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历。

(0)
鉴赏

这首诗以忏悔和反省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错误行为的深刻反思与悔改之情。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对比等,使得情感表达更为丰富和生动。

首句“五体悔前朝”,诗人以五体投地的姿态表达对过去错误行为的深深自责与后悔。接着,“三屈忏中夕”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忏悔的持续性与深度,仿佛在夜晚的静谧中,诗人不断地自我反省与悔过。

“鸣椎诫旭旦,哀我苦劳役”两句,通过“鸣椎”的形象,警示自己要从早日起便警醒,不再陷入劳役之苦。这里将日常生活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联系起来,体现了诗人对自我救赎的渴望。

“引目寓金言,悲伤尘垢积”则表达了诗人试图通过阅读圣贤之言来净化心灵,清除内心的污垢。这一过程充满了痛苦与悲伤,但也是自我提升的必经之路。

“咄哉形非我,嗟往恒沉溺”两句,诗人感叹自己的身体虽是肉身,但真正的自我却并非如此,表达了对肉体与精神分离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对过去的沉迷与放纵表示了遗憾。

“踟蹰歧路嵎,挥手谢中折”描绘了诗人面对人生岔路口时的犹豫与抉择,最终选择放手,告别过去的束缚。这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期待。

“洗涤归诚忏,皎洁凌云释”表现了诗人通过自我反省与忏悔,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解脱。这里的“凌云释”不仅指超越尘世的束缚,也象征着心灵的升华与自由。

“萧索业苦离,升陟随缘益”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去苦难的远离以及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即使未能达到至高的境界,但至少可以避免陷入更深的困境。

最后,“虽未齐高踪,且免幽途历”表明诗人虽然尚未达到理想的高度,但至少已经避免了走入更加黑暗的道路。这既是对自我进步的认可,也是对未来继续努力的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救赎的强烈追求,以及对过去错误行为的深刻反思。它不仅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也是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与探索。

作者介绍

道世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绝句七首·其五

程氏园当尺五天,千金争赏并朱栏。

莫因今日家家有,便与常时两样看。

(0)

寄题存心堂因简正仲运使

有乐不在物,况当仕而优。

外骛乃自苦,作德能日休。

身计苟未适,安能为道谋。

基址更所寓,得地东南陬。

经营喜宋子,阐绎嘉毛侯。

纷嚣落寂境,蒸郁回素秋。

事少德机静,风微花信幽。

林悄鸟相应,日閒丝自游。

中发灵台光,下照彪池流。

神怡况味远,意虚才智周。

真见造不灭,妄想降无求。

所示良可助,所超安可酬。

会合果有道,宁复嗟阻修。

(0)

溪亭二首·其二

萧寺回环石磴间,山光草色远相连。

坐中清景追唐迹,门外红尘接渭川。

落涧飞泉千丈玉,过墙修竹一梢烟。

画工谁绘当时巧,移得江南在眼前。

(0)

碧落静无云,秋空月有明。

长江莹如练,清风来不歇。

林下道人幽,相看情共悦。

(0)

再赋·其二

郁郁金舒柳,青青黛染槐。

繁阴庭侧柏,碎绿井中苔。

雨漏芦檐破,风薰草意回。

陟釐题短句,自洗笔头灰。

(0)

晚集城楼

高楼百尺修木尾,对面南山翠相倚。

凭栏谈笑青云里,秋标摩空日色死。

海风萧萧东万里,吹襟洗鬓清如水。

下视黄埃浊波起,车马纷纭只蝼蚁。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邢邵 韩缜 于良史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