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洞庭》
《游洞庭》全文
明 / 清濋   形式: 古风

我有山水癖,周游访遗迹。

春宵宫畔住多时,对面翠峰参天直。

偶乘飞云到上头,上头佛屋依云陬。

庭前老树作僧立,井中神物为人游。

湖吞八极天倒开,赤乌半湿东飞来。

橹声惊裂冯夷窟,沙沤点破银涛堆。

扶桑枝枝手可掇,龙伯钩头鳌欲脱。

影压钱塘天目低,云尽昆仑月支阔。

身栖在仙乡,仙乡时节长。

仙人共语紫霞里,霜橘颗颗黄金香。

青鞋布袜真快意,玉马金鞍又何贵。

回首人间一窖尘,明朝弄月罗浮去。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洞庭湖的壮丽景象与超凡体验。诗中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比喻,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出一幅幅瑰丽的画面。

首句“我有山水癖,周游访遗迹”点明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以及他四处寻访名胜古迹的志趣。接下来,“春宵宫畔住多时,对面翠峰参天直”描绘了春天夜晚,诗人驻足于宫殿旁,面对着高耸入云的翠绿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氛围。

“偶乘飞云到上头,上头佛屋依云陬”则展现了诗人乘坐云朵,到达山巅,发现那里有佛寺依附于云层之中,充满了神秘与神圣的气息。接着,“庭前老树作僧立,井中神物为人游”通过老树与井中的神物,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赋予自然景物以生命与灵性。

“湖吞八极天倒开,赤乌半湿东飞来”描绘了洞庭湖的广阔与浩瀚,湖水仿佛吞没了天地,天空倒映其中,一只红鸟半湿着翅膀从东方飞来,增添了动态之美。随后,“橹声惊裂冯夷窟,沙沤点破银涛堆”通过橹声与波浪的描写,展现了湖面上的喧嚣与活力,冯夷窟的想象则增添了神话色彩。

“扶桑枝枝手可掇,龙伯钩头鳌欲脱”将目光转向东方的日出之地,诗人似乎伸手可及扶桑的枝条,龙伯与鳌的描述则充满了奇幻与力量感。最后,“影压钱塘天目低,云尽昆仑月支阔”通过对比钱塘江与天目山的低矮,以及昆仑山与月支的广阔,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和壮丽。

“身栖在仙乡,仙乡时节长”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与留恋,“仙人共语紫霞里,霜橘颗颗黄金香”描绘了与仙人的对话与品尝美味的霜橘,充满了超脱世俗的意境。“青鞋布袜真快意,玉马金鞍又何贵”通过对比穿着与坐骑,强调了内心的满足与自由。

“回首人间一窖尘,明朝弄月罗浮去”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厌倦与对未来的憧憬,希望在明朝能再次与月亮共舞于罗浮山,追求心灵的自由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超凡境界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佳作。

作者介绍

清濋
朝代:明

明僧。浙江天台人,字兰江。尝说法于吴中,僧俗听讲者座至无所容。后居天界寺。太祖闻,召对称旨,制“清濋说”赐之。晚居无锡东禅寺。有《望云集》等。
猜你喜欢

天宝宫词八首·其三

宠爱无过虢与秦,翠华何事远游巡。

城都总有花如锦,得似长生殿里春。

(0)

秋来久与立之不会辱诗见寄

客途连日阻相从,信是高踪未易逢。

深院棋声常寂寂,曲阶花影自重重。

才因分定生来拙,身为官閒老去慵。

拟向良宵赊月色,清樽白下共移舼。

(0)

画竹扇面

声临渭水清,影拂湘潭碧。

瑶瑟曲未绝,商飙坐来夕。

(0)

题梁中丞卷四首·其三阅边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

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0)

太原寒食和纪山韵二首·其一

寒食客中只醉眠,不知何处杏花天。

雁门此日犹烽火,却向绵山独禁烟。

(0)

秋园杂兴·其一

晚岁习禅寂,已无世上情。

如何深夜里,犹自感秋声。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