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渔家傲》
《渔家傲》全文
宋 / 邹浩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慧眼舒光无不见。尘中一一藏经卷。

闻说大千摊已遍。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

月挂烛笼知再见。西方可履休回盼。

要与老岑同掣电。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

(0)
注释
慧眼:指具有洞察力的眼睛,通常形容智慧或修行者的敏锐观察力。
经卷:古代的宗教书籍,这里指佛经。
大千摊已遍:比喻佛法普度众生,已经普及到各个角落。
门方便:修行入门变得容易,方便理解与实践。
法轮:佛教术语,象征佛法的传播和教化。
西方:在佛教中,常指极乐世界,即死后往生之地。
老岑: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熟人,也可能代指修行上的同伴。
掣电:形容领悟迅速,如同闪电般。
观音面:指观音菩萨的形象,象征慈悲和智慧。
翻译
智慧的眼睛无所不察,尘世中的经书卷轴一一隐藏。
听说大千世界已被佛法覆盖,入门修行变得简单方便,佛法的教义在笔尖流转。
月光照亮烛笼,预示着再次相见,西方极乐世界无需再回首期盼。
我渴望与老友一同迅速领悟,实现愿望,欣喜地遇见十二位观音菩萨的法相。
鉴赏

这首诗名为《渔家傲》,作者是宋代词人邹浩。诗的内容主要描绘了一种佛教修行的意境。"慧眼舒光无不见"表达出修行者智慧之眼洞察一切,"尘中一一藏经卷"暗示佛法深藏于世俗之中等待发现。"闻说大千摊已遍"可能指的是佛经的传播普及,"门方便,法轮尽向毫端转"则象征佛法通过文字和笔墨得以传承。

下片转向个人修行的决心:"月挂烛笼知再见",夜晚修行时,月亮照亮烛火,寓意对佛法的追求如明灯指引。"西方可履休回盼"表达了对西方极乐世界的向往,不再回头期待尘世。"要与老岑同掣电"比喻修行速度之快,决心坚定。最后,"酬所愿,欣逢十二观音面"表达了实现愿望的喜悦,以及在修行中见到观音菩萨的神圣时刻。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佛教禅意为背景,展现了词人对佛法的虔诚和追求,以及对修行境界的向往。

作者介绍
邹浩

邹浩
朝代:宋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生辰:1060—1111

邹浩(1060—1111)字志完,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猜你喜欢

送王彦高

世閒无物可劳神,风外浮云陌上尘。

还笑凤凰城下柳,长条不解挽行人。

(0)

春晓·其一

晓来云捲四山晴,睡起池塘春水平。

满眼东风吹柳絮,落花无语怨啼莺。

(0)

饮南园

攲红醉浓露,凝碧压芳烟。

我有一壶酒,置君花树间。

(0)

阅旧稿有出六盘时干戈旁午惊尘日书剑零丁去国时之句因足成之

点检吟怀课所思,最关情是旧题诗。

干戈旁午惊尘日,书剑零丁去国时。

陈事上心空扰攘,当杯入手莫推辞。

春风信染千红紫,合染幽人两鬓丝。

(0)

寄题一枝庵主人

消息盈虚合费辞,德人何虑复何思。

穷通不信无非命,贵贱由来定有时。

方欲自专齐物论,未知谁是大宗师。

击抟九万三千里,何异巢林弟一枝。

(0)

送李稚川·其二

一尊浊酒与君同,握手相随出帝宫。

牧笛唤回千里梦,秋风点破一飞鸿。

参横斗转关河月,山寂猿啼草木风。

酌别淡烟衰草路,飘零踪迹又西东。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沈守正 庞蕴 袁桷 邱云霄 梁清标 张侃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