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虚连白水,望远俯青山。
结屋烟尘表,吟诗松竹间。
落花缘客扫,飞鸟共云还。
肯着蒲团坐,从君尽日閒。
凭虚连白水,望远俯青山。
结屋烟尘表,吟诗松竹间。
落花缘客扫,飞鸟共云还。
肯着蒲团坐,从君尽日閒。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极高明亭的景象,凭借亭台的高处,他可以仰视清澈的白水,远眺起伏的青山。他的居所远离世俗的烟尘,坐落在宁静的松竹丛中,环境清幽。诗人在此时悠闲地清扫落花,与飞翔的鸟儿共享天空,表现出对自然的亲近和内心的宁静。他愿意静静地坐在蒲团上,与友人一同度过悠长的闲暇时光。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展现了元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
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
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
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
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
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
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
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骑气动原隰,霜日明山川。
匏系不得从,瞻望抱悁悁。
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贱贫未即死,闻道期华颠。
他时得公心,敢不知所传。
阴风吹雨白昼昏,谁扫云雾升朝暾。
三江水缩献洲渚,九顶秀色欲塞门。
西山下竹十万个,江面便可驰车辕。
巷无居人亦何怪,释耒来看空山村。
竹枝宛转秋猿苦,桑落潋滟春泉浑。
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走沙人语若潮卷,争桥炬火如星繁。
肩舆睡兀到东郭,空有醉墨留衫痕。
十年万事俱变灭,点检自觉惟身存。
寒灯夜永照耿耿,卧赋长句招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