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馀。
草堂经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画不如。
畴昔人怜翁失马,只今自喜我知鱼。
苦无突兀千间庇,岂负辛勤一束书。
种木十年浑未办,此心留待百年馀。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题为《和赵昌父问讯新居之作》。诗中,辛弃疾以草堂为背景,描述了自己在上元初年建造新居的情景。他赞美新居四周的溪山美景,认为即使再好的画卷也难以描绘其秀美。诗人回忆过去,虽然有过类似“翁失马”的困顿,但如今能享受知足的生活,自得其乐。
他感慨自己虽然没有能力建造千间大屋以庇护书籍,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辛勤努力并未因此减少。他十年来致力于种植树木,虽然未能立即实现,但这份坚持和期待将延续到百年之后,体现了他的长远志向和对学问的执着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新居的喜爱,对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学问的坚守,展现了辛弃疾豁达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