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重游白衣尼庵》
《秋日重游白衣尼庵》全文
明 / 刘苑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黄叶凄风散碧岑,禅关寥寂至于今。

侬因爱竹重相访,尼亦看经未可寻。

四面短垣浮野色,数声高鸟入空林。

闺中暂可停针线,仙梵频闻一洗心。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季再次探访白衣尼庵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清幽静谧的氛围以及自然景色的变换。首句“黄叶凄风散碧岑”以“黄叶”和“凄风”勾勒出秋天的萧瑟景象,“碧岑”则暗示了山色的苍翠,营造了一种深秋时节特有的凄凉与宁静之美。接下来的“禅关寥寂至于今”点明了庵内的禅意与寂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只有禅关的存在见证了岁月的流逝。

“侬因爱竹重相访,尼亦看经未可寻”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庵内环境的喜爱以及对尼姑修行生活的关注。诗人亲自前来探访,而尼姑则在专心致志地诵读佛经,两者的行为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体现了对精神修行的尊重。

“四面短垣浮野色,数声高鸟入空林”描绘了庵周围自然景色的广阔与宁静,短垣与野色、高鸟与空林的组合,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进一步强化了庵内环境的清幽与和谐。

最后,“闺中暂可停针线,仙梵频闻一洗心”表达了诗人暂时放下世俗事务,沉浸在庵内修行氛围中的感受。这里的“闺中”可能象征着外界的尘世生活,“针线”代表日常琐事,而“仙梵”则是指庵内的佛教仪式或修行活动,诗人通过这些描述,传达了寻求心灵净化与解脱的主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禅修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平静的追求,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刘苑华
朝代:明

刘苑华,香山(今中山)人。安仁知县刘士腾之孙女,明神宗万历四十年(一六一二)举人、户部郎何藻室。著有《落霞山下女子吟》诗一卷。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
猜你喜欢

三叠夜坐韵·其一

一年已过雁秋辰,恻恻穷交久更亲。

不学耕偏愁岁俭,欲归樵却怕山贫。

寒深老屋灯逾瘦,病起闲门月倍新。

散帖半床休检点,爱它鼠迹满凝尘。

(0)

练江舟中

青山万叠江一线,一叶扁舟下如箭。

船头高坐披裘人,终日看山如不见。

问君胡为不见山,山过倏忽迷茫间。

崖连但若障迎面,峡转忽如天霁颜。

岭上行云半晴湿,晴云俄追湿云及。

雨来祇送山气腥,雨过顿助滩声急。

星光渐大日已曛,摇舟泊入千鸥群。

矶头石作琳碧灿,水底沙皆蝌蚪文。

十年尘梦快冰释,中夜临风展瑶席。

大鱼听曲来昂昂,独鹤掠舟飞拍拍。

梦醒远柝闻五更,茫茫露下空江平。

舟人醉眠时呓语,百呼不应天将明。

(0)

写怀

望古心长入世疏,鲁戈难返岁云徂。

好名尚有无穷世,力学真愁不尽书。

华思半经消月露,绮怀微懒注虫鱼。

如何辛苦为诗后,转盼前人总不如。

(0)

溪行欲与樊榭游乌镇东西二寺不果

缓棹出乌镇,遥山入望希。

清流染晴色,稚麦幻春晖。

河女留鱼贱,僧寮访古违。

五湖堪极目,浩荡白鸥飞。

(0)

韩沟吴王庙三首·其二

四渎于今尽贯穿,巨灵输尔凿南天。

水犀一鼓争安闸,甲盾齐声共执鞭。

列宿女牛芒角动,三洲商鲁板堤连。

嵯峨宸宇酬勤事,好为淮东慎节宣。

(0)

摄山怀古三首·其一明徵君

徵君淡荡人,弓车讵可招。

笑视萧老公,慁我空哓哓。

百年御碑自孱主,亦复不足扬孤标。

至今双老鹤,犹从白云巢。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