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友人秋夕见寄》
《依韵和友人秋夕见寄》全文
唐 / 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

(0)
翻译
夜晚的秋风吹过庭院,谁能理解此刻的心境。
我不再做关于山河的梦,只听见捣衣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我应该追求深刻的道理,何必总是感叹无所成就。
最好邀请高僧一同住宿,共赏海上升起的明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傍晚的画面,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真谛的追求。

"夕风庭叶落,谁见此时情。" 这两句勾勒出一片萧瑟之境,黄昏时分,微风拂过庭院,树叶纷纷而落。这是一种寥寥无几的人在这样静谧的夜晚,能感受到诗人此刻内心的哀愁。

"不作关河梦,空闻砧杵声。" 这里,诗人表达了对往事的淡然和对现实生活的接受。"关河梦" 通常象征着功名利禄或是远大志向,而今朝夕风中,只剩下了平凡的生活声音,如砧杵之声。

"会须求至理,何必叹无成。"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真理的追求,以及面对未达成愿望时的心态。他认为,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事物是有其存在的道理,不需要过多哀叹。

最后两句 "好约高僧宿,同看海月生。" 则表明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一段宁静美好的时光,与高僧(可能指的是心灵导师或是精神上的寄托)一起观赏那轮生长的海边之月,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寻求心灵慰藉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在秋夕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生活真谛的深刻追问。

作者介绍

李中
朝代:唐   字:有中   籍贯:江西九江

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泊、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猜你喜欢

立春·其二

七始初华国令新,芸芸品汇达于寅。

葭灰潜动先占候,柳眼偷开早报春。

曾见花枝沾近侍,且颁宽诏泽编民。

镜中鬓发萧萧改,却羡松筠自葆真。

(0)

县学

碧瓦鳞鳞接近郊,青青衿佩得同袍。

欣闻庠序儒风盛,不见桑榆太白高。

鲁国已观沂上舞,汉朝应货蜀中刀。

献酬济济升平事,泮水从今有弁髦。

(0)

杂诗·其六

野岸营茅屋,修篁出短篱。

纸窗迎暖日,石砚结冰凘。

种菊陶元亮,栽松杜拾遗。

田园已芜没,飘泊竟何之。

(0)

浴鹄沼

鹄沼开新鉴,纤尘莫遗遮。

翠光争水鸟,红影湛山花。

天外时分月,林端更蔚霞。

高飞留旧迹,八付谪仙家。

(0)

徽宗皇帝挽词二首·其一

治格兴王日,功垂定鼎年。

重新周制度,尽有汉山川。

宝墨星辰烂,皇猷典诰传。

小臣回老眼,垂泣望云天。

(0)

晚霁效韦苏州

重雾翳晓日,相持决阴晴。

须臾忽战胜,日杲中天明。

积雪压竹腰,欲举如垂旌。

冰凌既融液,意气还峥嵘。

花木手新植,未可分死生。

庶几僵仆根,可与微阳争。

况乃田亩间,春事亦渐营。

新绿染麰麦,馀甘归竹萌。

饱食遂可料,聊助春山行。

一晴亦细可,系我忧喜情。

我诗不浪作,有诗君勿轻。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