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势东趋压广宁,芙蓉几朵列围屏。
云迷雉堞千重白,雪冷虬松万古青。
浩荡雕盘低朔漠,扶摇鹏奋接南溟。
时清早彻防边骑,觱栗吹寒对曙星。
山势东趋压广宁,芙蓉几朵列围屏。
云迷雉堞千重白,雪冷虬松万古青。
浩荡雕盘低朔漠,扶摇鹏奋接南溟。
时清早彻防边骑,觱栗吹寒对曙星。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山势的雄壮景色,以及北镇庙周围的自然风貌。首句"山势东趋压广宁"展现了山脉向东延伸的态势,仿佛压制着广宁大地。"芙蓉几朵列围屏"则以芙蓉花比喻山峰排列如屏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与秀美。
接下来的两句"云迷雉堞千重白,雪冷虬松万古青"运用了对比和象征手法,雉堞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白色与青色交织,描绘出冬日山景的苍茫与静谧。"浩荡雕盘低朔漠,扶摇鹏奋接南溟"进一步扩展视野,雕鸟翱翔于广阔沙漠之上,大鹏展翅直指南方大海,象征着气势磅礴和辽阔的天地。
尾联"时清早彻防边骑,觱栗吹寒对曙星"表达了诗人对边境安宁的欣慰,清晨的寒冷被边防骑兵的巡逻驱散,觱篥声中透出戍边将士的坚韧,与曙光相映,寓意着希望与守护。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北镇庙周边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对国家安定的深沉感慨,展现了清朝斌良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情感表达。
上泉山下石丛丛,小似飞来天竺峰。
草木自腴岩自秀,幽姿不肯入廛中。
其侧有亭,山谷榜曰奇观。
一水飞空,揭起珠帘全幅。
不须人卷,不须人轴。
一点不容飞燕入,些儿未许游鱼宿。
向山头、款步听疏音,清如玉。
三峡水,堪人掬。
三汲浪,堪龙浴。
更两边潇洒,数竿脩竹。
晓倩碧烟为绳束,夜凭新月为钩曲。
问当年、题品是何人,黄山谷。
湘神知我爱湘中,故遣舟迟匪厄穷。
可笑儿曹不解事,故云常值打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