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峡中路,奇云何处生。
帆收沙岸白,月入酒杯明。
有树诗情远,无山画意平。
水窗残暑退,缓缓上樊城。
不是峡中路,奇云何处生。
帆收沙岸白,月入酒杯明。
有树诗情远,无山画意平。
水窗残暑退,缓缓上樊城。
这首清代杨庚的《由沙阳舟行至樊城》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不是峡中路,奇云何处生”暗示了诗人并非在常规的峡谷行程中,而是欣赏到了罕见的云景,引发了他的好奇和赞叹。
接下来的两句“帆收沙岸白,月入酒杯明”,通过描绘帆船停靠在沙滩边,月光映照在酒杯中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恬静的夜晚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旅途中的闲适与惬意。
“有树诗情远,无山画意平”进一步展现出诗人的艺术敏感,即使没有峻岭,只有树木,也能激发他的创作灵感,让诗歌的意境深远;而无山的景色则显得画面开阔,如同一幅平缓的山水画卷。
最后,“水窗残暑退,缓缓上樊城”以夏日余热消散,船只缓缓驶向樊城作结,表达了旅程的节奏和诗人对目的地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舟行过程中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心境,展现了清幽淡雅的审美情趣。
世故役群动,方寸如旋蓬。
孰知神妙理,乃在玄默中。
至人本无为,清明常在躬。
百念寂不起,湛然与天通。
庶政或前陈,听断每从容。
化原有馀地,善应无留踪。
斋居乐康时,炉熏飏微风。
忘言对缥帙,端拱师黄农。
玆惟文献邦,富庶古莫同。
载敷嘉靖治,会见跻时雍。
日月行不息,我亦少安居。
违家今几何,忽复五载馀。
微官误人事,解令亲者疏。
每思别时语,不见空中书。
及玆岁将阑,感叹正踌躇。
祀先具薄奠,抚巳怀厥初。
觞酒岂云乏,独酌闷难祛。
宁当解组去,御子花间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