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下沧桑赋感春,白头相对再来人。
丛残金匮同留恋,忍向蓬山数劫尘。
花下沧桑赋感春,白头相对再来人。
丛残金匮同留恋,忍向蓬山数劫尘。
这首诗以“病棠吟悼秦右衡作五首(其二)”为题,由晚清至近现代初的文人夏孙桐所作。诗中以“花下沧桑赋感春”开篇,描绘了在花开花落的自然更替中,岁月流转带来的感慨与思考。接着,“白头相对再来人”,诗人通过描述两位白发老人的相遇,隐喻生命的轮回与不变的真理。
“丛残金匮同留恋”,这里的“金匮”可能指珍贵的书籍或记忆,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忍向蓬山数劫尘”,“蓬山”常用来比喻仙境或远离尘世的地方,此处可能寓指逝去的友人或美好的事物,而“数劫尘”则暗示时间的漫长与无尽,表达了对逝去之物的不舍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逝去之物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皇家执契静三边,将军更事勒燕然。
心知骄子须大创,耻看烽火照甘泉。
身挟期门射雕子,匣里吴钩泠于水。
雕戈赤羽三千骑,落日黄云一万里。
是时和高塞草枯,我兵勇气先吞胡。
连空幕影随尘遁,竟夕笳声喑不呼。
将军麾下都侠烈,誓刳胡肠饮胡血。
箭锋直挂青海湾,刀镮宁顾天山月。
健儿手握月支头,夺得燕然胡虏愁。
功成不受封侯印,只为长缨志欲酬。
秋光淡薄磨青铜,舞风霜叶鱼腮红。
鸡窗岑寂兴不浅,结客支筇扣梵宫。
联翻步蹑孤烟际,陇上凄凉一笛风。
穿云裂石声满谷,惊飞雁阵横晴空。
高僧拥衲卧云久,诸方勘破心玲珑。
我来奓户据禅榻,堂堂标格对总公。
旋烹冰液破我闷,浇肠七碗追卢仝。
水沈烟断香透顶,津津喜气生眉峰。
傅岩真隐已先去,谁与壮浪吟争雄。
朱弦纵事奏流水,俚耳知音亦罕逢。
不禁风物撩诗眼,强作险语惭非工。
安得汤休占此景,碧云之句当奇锋。
会沽村酒行莲社,忘归一任夕阳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