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
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
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热爱读书和磨练剑术的士人形象。他日以继夜地投入到这些活动中,完全忘记了疲劳。诗中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渴望,以及面对变化无常的人世间所持有的豁达态度。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两句生动地描绘出书桌上厚厚的尘土和庭院中茂盛的苔藓,这是时间流逝和环境变化的象征,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外界变迁持有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则借用古代贤人名士的典故,以此来表达诗人对于个人成就和命运的看法,不去询问吉凶,只是专心致志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读书与磨剑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以及面对世事变迁时保持的内心平静。
十载栖山楹,影不入州县。
地偏交易绝,心閒体逾健。
脱粟无宿储,坏衣多断线。
人皆为吾忧,吾乐未尝变。
上下岩壑间,幽赏不知倦。
一一全天真,断断非饰缘。
西峰炼金客,邂逅时相见。
谈笑辄忘形,殊亦谐素愿。
古者贤达人,道或在贫贱。
往躅良可循,维以谨缱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