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晴空,一声霹雳。尽大地人,掩耳不及。
浩浩清风生八极。
万里晴空,一声霹雳。尽大地人,掩耳不及。
浩浩清风生八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强烈的自然景象,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震撼人心的力量。"万里晴空",寥寥四字便勾勒出广阔的天空背景,然而突然间"一声霹雳",将宁静打破,形成强烈对比,形象生动地刻画了雷电的威猛。"尽大地人,掩耳不及",写出人们在如此巨大的声响面前,即使想要遮蔽耳朵也无济于事,表现了自然力量的不可抗拒。
"浩浩清风生八极",在雷声之后,诗人宕开一笔,引入了清风的形象,与之前的霹雳形成反差,象征着世间万物在大自然的轮回中,既有狂暴也有平静。这一句寓含了对生命和宇宙的深沉思考,展现出诗人的禅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雷电和清风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威力的敬畏,以及对生命哲理的领悟,体现了宋代理学与禅宗融合的特色。释心月作为宋代僧人,其作品往往富有哲理,此诗也不例外。
道心不与世心同。
悟知空。
物尘容。
物尘容。
达理明真,应变自然通。
憎爱是非俱不染,游福地,伴松峰。
炼成鹤体碧霄中。
任西东。
访蓬宫。
出了阴阳,仙寿永无穷。
海变松枯真不朽,超三界,从仙翁。
的祖纯阳,随时显异,密传师父仙宗。
重阳悯化,遗教马扶风。
斡运玄机顺应,真功就、三界圆融。
垂光降,亡灵济度,都在碧霄中。
诸公还悟解,顿抛俗海,体道皆同。
聚玄珠丹宝,返老还童。
定是超凡入圣,腾云外、光满山东。
真无妄,汞成九转,直赴大罗宫。
龙转西江,金光摇曳,踊身飞上穹苍。
兴云吐雾,威力大施张。
槁稼俄逢饱雨,人心尽、欣喜洋洋。
将何喻,如收瑞宝,恰似到仙乡。
真阳胜朗耀,虚无象外,剔现容光。
住混元三界,永劫无央。
深荷三清降福,为东南、云海行香。
休言破,太平随喜,以道证真常。
厌贵辞荣,甘贫慕道,谦和柔弱行藏。
通真内炼。
随步变清凉。
一点灵空顿晓,明显现、千古嘉祥。
因缘济,玉阳自此,同保见重阳。
心香通内外,氤氲遍彻,三界十方。
感大罗仙众,俯降恩光。
总救九玄七祖,离幽夜、高赴仙乡。
天元会,万神庆悦,齐唱满庭芳。
彭李刘哥,三人一志,能和满县知交。
宁心效力,相助各坚牢。
今日文山去也,设贫会、无论卑高。
严冬苦,迎风冒雪,认取莫辞劳。
搬柴并运水,依时救济,粒米休抛。
禀合堂高意,宠辱含包。
灭火须凭法忍,除阴鬼、全仗禅刀。
真阳动,烹金炼玉,永永列仙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