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念家山》
《念家山》全文
明 / 黄淳耀   形式: 乐府曲辞

家山破,家山破,宫中一唱还众和。

霓裳曲,霓裳曲,古时声慢今时速。

今时江水古时流,六朝不见令人愁。

新音繁手椒房出,花翻叶落如清秋。

乐工曹生空按谱,不比中宫邀醉舞。

舞残金缕葬娥皇,玉环在臂留悲伤。

民间传得家山曲,处处歌尘绕画梁。

妖淫感召兵戈起,兴亡只在声音里。

吴苑荒凉走麋鹿,石头蒙羃生荆杞。

此时的的念家山,宫娥散尽无人弹。

长江遍是黄花水,春梦悠悠只暂还。

(0)
鉴赏

这首诗《念家山》由明代诗人黄淳耀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山的破败景象与历史变迁的哀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往昔繁华与今日衰败的深刻对比。

开篇“家山破,家山破”,直接点明主题,家山的破败象征着往日的辉煌不再。接着“宫中一唱还众和”描绘了昔日宫廷中的热闹场景,与后文形成鲜明对比。随后,“霓裳曲,霓裳曲”引用唐代宫廷音乐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历史的流逝与文化的传承。

“今时江水古时流,六朝不见令人愁”两句,以自然界的永恒与人类历史的短暂形成对比,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感慨。“新音繁手椒房出,花翻叶落如清秋”则描绘了新音乐的兴起与衰败,暗示了社会风气的更迭。

“乐工曹生空按谱,不比中宫邀醉舞”通过乐工的无奈与宫廷的繁华不再,展现了社会风貌的变化。“舞残金缕葬娥皇,玉环在臂留悲伤”以历史人物的命运为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民间传得家山曲,处处歌尘绕画梁”表现了民间对家山的怀念与哀思,以及文化记忆的流传。“妖淫感召兵戈起,兴亡只在声音里”揭示了社会动荡与文化变迁之间的联系,强调了声音(音乐、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最后,“吴苑荒凉走麋鹿,石头蒙羃生荆杞”描绘了自然环境的荒芜,象征着社会的衰败。“此时的的念家山,宫娥散尽无人弹”表达了对过去繁华不再的深切怀念。“长江遍是黄花水,春梦悠悠只暂还”以自然景观的变化隐喻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表达了对生命与时间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对历史变迁、文化传承、社会风貌变化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黄淳耀

黄淳耀
朝代:明

黄淳耀(1605~1645)明末进士、抗清英雄。初名金耀,字蕴生,一字松厓,号陶庵,又号水镜居士,汉族,南直隶苏州府嘉定(今属上海)人。曾组“直言社”,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弘光元年,嘉定人抗清起义,与侯峒曾被推为首领。城破后,与弟黄渊耀自缢于馆舍。能诗文,有《陶庵集》。
猜你喜欢

题树二绝句·其一

隔江遥望绿杨斜,联袂女郎歌落花。

风定细声听不见,茜裙红入那人家。

(0)

晨晦

终朝无所见,茫茫烟雾侵。

白日不相照,何况他人心。

枯梅依古壁,寒鸟度高岑。

静坐孤窗中,幽响成哀吟。

春水一已平,杨柳一已深。

故物无遗迹,萧条风入林。

(0)

示徒

早办莲花劫外因,乾城海市恐非真。

青铜屡换娘生面,黄壤频收鬼录人。

未守鹅珠犹刻粪,强修蛇箧类添薪。

何当净扫松阴石,送想金天德水滨。

(0)

五十自纪

泡焰俄惊五十春,卉衣霍食已三旬。

枯藤鼠啮悲斜日,敝箧蛇攻苦病身。

牛马任人呼辄应,荃茅在我辨非真。

闭门且觅安心法,槛外松风解拂尘。

(0)

林栖

当檐林静立,老屋破从遮。

作梵邻听熟,翻经风搅差。

地生无种药,瓶活不根花。

偶与云同出,归吟任月斜。

(0)

访隐

孤云底事未还山,缚草为门亦自关。

一树垂杨铺水面,东风袅袅不曾闲。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虞俦 张宁 袁华 刘绎 黄省曾 江源 黄佐 释今无 谢迁 王庭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