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赏得弦外,涧响为古琴。
山人携药锄,不斸葹草心。
大野多流萤,河汉夕方阴。
苍桐百尺枝,中有元籁沈。
紫鸾振华羽,自顾非凡禽。
骏马骨已朽,焉有郭隗金?
之子在西方,怅焉怀好音。
幽赏得弦外,涧响为古琴。
山人携药锄,不斸葹草心。
大野多流萤,河汉夕方阴。
苍桐百尺枝,中有元籁沈。
紫鸾振华羽,自顾非凡禽。
骏马骨已朽,焉有郭隗金?
之子在西方,怅焉怀好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幽赏得弦外,涧响为古琴”,以“幽赏”开篇,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到品味,将山涧的回响比作古琴之音,既表现了环境的宁静和谐,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纯净与超脱。
接着,“山人携药锄,不斸葹草心”,描绘了一位山居者手持药锄,却不铲除杂草的情景,寓意着对自然界的尊重与和谐共生的理念。这种对待自然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态平衡的深刻理解。
“大野多流萤,河汉夕方阴”,描述了广阔的田野上,萤火虫在夜幕中闪烁,银河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阴沉,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神秘的氛围。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丰富。
“苍桐百尺枝,中有元籁沈”,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心灵的联系,将古老的梧桐树与内在的声音相联结,象征着自然界的和谐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共鸣。
“紫鸾振华羽,自顾非凡禽”,通过紫鸾鸟振翅高飞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卓越与非凡的追求,同时也暗示了自我超越的精神境界。
“骏马骨已朽,焉有郭隗金?”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过去辉煌与现实落差的感慨,同时也蕴含了对人才价值的深刻思考。
最后,“之子在西方,怅焉怀好音”,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美好声音的向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连结与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社会的深刻洞察与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大师京国旧,兴趣江湖迥。
往与惠询辈,一宿金山顶。
怀哉苦留恋,王事有朝请。
别来能几时,浮念剧含梗。
今朝忽相见,眸子清炯炯。
夜阑接软语,令人发深省。
化城出天半,远色有诸岭。
白首对汀洲,犹思理烟艇。
圣贤何常施,所遇有伸屈。
曲士守一隅,欲以齐万物。
丧非不欲富,言为南宫出。
世无子有子,谁敢救其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