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慕道心,荏苒岁月永。
鲜福未逢人,桑榆惊短景。
使君蓬莱仙,天遣下尘境。
讼简刑狱清,吏退文书省。
诗锋秃千毫,量陂吞万顷。
纵言及养生,大抵宗虚静。
逍遥思虑空,恬淡声色屏。
火透尾闾关,泉落昆崙顶。
龙虎闲名字,安用分炉鼎。
衰迟偶遭逢,踊跃真自幸。
愿许燕闲馀,抠衣窃有请。
半语为发药,醉梦一呼醒。
庶几垂尽年,获与天地并。
平生慕道心,荏苒岁月永。
鲜福未逢人,桑榆惊短景。
使君蓬莱仙,天遣下尘境。
讼简刑狱清,吏退文书省。
诗锋秃千毫,量陂吞万顷。
纵言及养生,大抵宗虚静。
逍遥思虑空,恬淡声色屏。
火透尾闾关,泉落昆崙顶。
龙虎闲名字,安用分炉鼎。
衰迟偶遭逢,踊跃真自幸。
愿许燕闲馀,抠衣窃有请。
半语为发药,醉梦一呼醒。
庶几垂尽年,获与天地并。
这首宋诗《问养生于曾端伯》是宋代诗人郭印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道家养生之道的向往和对曾端伯的敬仰。诗中,诗人感慨岁月匆匆,感叹人生短暂,羡慕曾端伯如蓬莱仙人般超脱尘世,政绩清廉,诗才横溢。他询问养生之法,倾向于追求内心的虚静和逍遥,认为养生重在心境的恬淡和精神的自由。诗人希望能从曾端伯那里得到一些关于养生的智慧,即使只能在闲暇时听闻一二,也能如同服药般让人清醒,期望在有生之年能与天地同寿。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养生哲理的思考。
云归在高岭,人见是无心。
矫矫将栖鸟,遥遥傍故林。
南方虽有暖,腊月易成阴。
惟恐多风雪,幽期未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