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纵百年活,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轮回□动急,生死不□你。
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
□□□有死,来去不相离。
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纵百年活,须臾一向子。
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
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
轮回□动急,生死不□你。
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回波乐》中的第六十六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探讨了生命、死亡与轮回的主题。
诗中开篇即以“□□□有死,来去不相离”点明生命的有限与循环往复的本质。接着,“常居五浊地,更亦取头皮”,描述人在世间污浊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生命的脆弱和短暂。“纵百年活,须臾一向子”,强调即使寿命再长,也终将归于虚无,时间的流逝如同白驹过隙。“彭祖七百岁,终成老烂鬼”,通过古代长寿传说人物彭祖的例子,讽刺了长寿并非真正的解脱,最终仍逃不过衰老与死亡的命运。“托身得他乡,随生作名字”,指出人们在不同地方出生,赋予不同的名字,但本质上仍是生命的流转。“轮回□动急,生死不□你”,强调生命的轮回快速而不可控,生死不由个人意志决定。“身带无常苦,长命何须喜”,最后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和痛苦的深刻理解,认为长寿并不值得欢喜,因为生命总是伴随着苦难。
整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生命与死亡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世俗观念的批判,体现了王梵志独特的思想和艺术风格。
二八女儿初弄容,妆成意态有纤秾。
点乱胭脂痕片片,潮生醉脸晕重重。
东风飒飒吹行李,荣送双龙璧池水。
璧池浪阔高化龙,直透银河三万里。
君家兄弟真雁行,季方学行如元方。
中眉不是弓刀软,个般人物宜胶庠。
只今胶庠多俊杰,正是功名到时节。
陈家原有两状元,释褐传胪未应别。
顾余亦问京华春,苍蝇愿附骥尾尘。
干将先去抉云雨,太阿行亦龙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