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显道尉无锡》
《送徐显道尉无锡》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握手不禁别,庭梧声欲秋。

云霄生脚底,田里付眉头。

敬是禔身柱,和为应物舟。

卷旗蒲柳市,茶鼎雨飕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xiǎndàowèi
sòng / hóngkuí

shǒujìnbiétíngshēngqiū

yúnxiāoshēngjiǎotiánméitóu

jìngshìshēnzhùwèiyìngzhōu

juànliǔshìchádǐngsōusōu

翻译
握别时忍不住泪水涟涟,庭院梧桐叶已显秋意。
仿佛云端就在脚下,田野的忧虑化作眉头的皱褶。
敬畏是修身的支柱,和谐是与人相处的航船。
收起旗帜走过蒲柳簇拥的小市集,煮茶的壶中飘出阵阵冷风。
注释
握手:告别。
不禁:忍不住。
别:离别。
庭梧:庭院中的梧桐树。
声欲秋:声音似乎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云霄:天空。
生脚底:好像在脚下生长。
田里:田野。
付眉头:化作眉头的忧虑。
敬:敬畏。
禔身柱:修身的支柱。
和:和谐。
应物舟:应对世事的船只。
卷旗:收起旗帜。
蒲柳市:蒲柳环绕的市集。
茶鼎:煮茶的壶。
雨飕飕:风雨交加的声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送徐显道尉无锡》。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徐显道即将离别的感慨,以及对友人赴任的期许。"握手不禁别"直接描绘了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庭梧声欲秋"则以落叶的季节渲染出淡淡的离愁。接下来的两句"云霄生脚底,田里付眉头",寓言性地表达了希望徐显道在仕途上步步高升,同时也要关注民生疾苦,寓意深远。"敬是禔身柱,和为应物舟",将"敬"和"和"视为人生的基石和处世原则,寄寓了对友人的道德教诲。最后两句"卷旗蒲柳市,茶鼎雨飕飕",通过描绘市井生活和风雨中的茶香,既写出送别的场景,也流露出对友人生活的关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离别的感伤,又有对友人的祝福和期待,语言质朴而意蕴丰富。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季夏雨中宛有秋色四望之际百感生焉因题于纸

粟花时节雨脩脩,莫道如秋即是秋。

客路几千成大梦,年华一半落东流。

眼存将圣生前笔,心得骚人格外愁。

微物若教无所失,尘埃犹愿补嵩丘。

(0)

阶基

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

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

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

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

(0)

游法济寺·其一

俯槛微歌猛虎行,暮楼钟铁又铮铮。

好将石剑磨三伏,自有巴猿报五更。

种竹养茶家计薄,依山临水国风清。

张王左道曹刘战,秖此祇园不识兵。

(0)

乐园假寐

鹊声去复回,虫丝长复短。

江村石枕冷,一睫春梦断。

明朝骑马且重来,日迟更为杨花煖。

(0)

望川亭

潼川绕郭多名寺,都在少陵诗句中。

西上飞亭更奇绝,水光山色两无穷。

(0)

次韵子都兄大暑

绕屋扶疏树,吾庐粗胜陶。

去来梁燕语,旦夕女蝉号。

蕙槁兰将败,萧锄艾亦薅。

侵檐添绿竹,映日缱红桃。

得友人皆面,哦诗语未高。

饮泉荫松柏,直欲广风骚。

(0)
诗词分类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诗人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