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七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
《成都遨乐诗二十一首·其七二月二日游江会宝历寺》全文
宋 / 田况   形式: 古风

昔年张复之,来乘寇乱馀。

三春虽宴赏,四野犹艰虞。

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

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

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踰。

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

綵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

轻桡下奔濑,纵舆临精庐。

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

慈惠未为大,大者其忘诸。

(0)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
张复之:人物名,可能指历史上的某位官员。
寇乱:战乱。
宴赏:宴会赏景。
艰虞:艰难困苦。
踏青会:春季郊游活动。
恣游娱:尽情游乐。
戒备:警惕和防备。
慈惠:慈爱和恩惠。
大者:更高的境界或理想。
翻译
昔日张复之,来时正值战乱后。
春天虽然宴会赏景,野外仍充满艰难困苦。
于是改变习俗,举行踏青聚会,登舟畅游。
警戒渐渐放松,人心都安定舒适。
这五十年间,贤能之人不敢超越常规。
我这个愚者又经历了一次轮回,恰逢仲春之初。
彩舟排列在城边,画船布满江岸。
轻摇船桨顺流而下,乘车来到精致的屋舍。
由此想起贤明的官员,他们的施政赢得了百姓的信任。
慈爱并非最高境界,更高的是忘我无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春天举行的江上游乐活动,诗人田况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开篇便提及“昔年张复之”,可能是在引出某个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背景设定。而后“三春虽宴赏,四野犹艰虞”则表达了一种对比,即自然界虽然已经进入了第三个春天,但周围环境仍然显得有些荒凉和困顿。这可能隐含着诗人对现实的某种感慨。

接着,“遂移踏青会,登舟恣游娱”一句,诗人的情绪似乎轻松起来,他参加了一个在野外举行的宴会,然后乘船去享受江上的游乐。这里的“戒备渐解弛,人情悉安舒”可能是指当时社会秩序逐渐恢复,人们的情绪也随之变得平和。

诗中“垂兹五十年,材哲不敢踰”一句,显示出诗人的谦逊,他认为自己五十岁的年龄对于深邃的智慧来说还不足以自诩。紧接着,“愚来再更朔,遽及仲春初”则是对时间流转的一种感慨,可能是在反思生命和时光的价值。

在后面的文字中,诗人详细描绘了江上的景象:“綵舵列城隈,画船满江隅。轻桡下奔濑,纵舆临精庐。”这里的“綵舵”、“画船”等意象生动地展现出当时盛大的游乐场面。

最后,“因思贤守事,所作民乃孚。慈惠未为大,大者其忘诸”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理想官员的期望,他们应当关心百姓,施行仁政,而不是追求个人的功业和名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描绘,传递出一种平和与期待的情感,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田况
朝代:宋

(1005—1063)信都人,徙居开封,字元均。仁宗天圣间进士。再举贤良方正科。夏竦经略陕西,辟为判官,言治边十四事。历右正言、知制诰。保州之役,以知成德军督诸将攻,坑杀降卒数百人。累官枢密使,以疾罢为尚书右丞,以太子少傅致仕。卒谥宣简。有《儒林公议》。
猜你喜欢

偈颂十二首·其二

解语非干舌,能言不在声。

非声非舌用,还家罢同程。

(0)

虎丘隆和尚赞

睡虎一啸,虚空掇转。南辰居北,北辰居南。

驴作驴鸣,犬作犬吠。外道消灭,正宗亦无。

(0)

禅人画师像请赞·其七

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

新罗国里打鼓,大唐殿上作舞。

天上天下人痴痴,七佛传来到六祖。

(0)

寄端书记

青猿长短声,独自倚廊柱。

三际俱不来,一片冷泉水。

非唯无众生,无佛亦无己。

短句与长吟,遣兴适意耳。

半夜落霜华,日轮正卓午。

寥寥天地间,只有寒山子。

(0)

偈颂三十六首·其十二

离四句,绝百非,老僧爱瞋不爱喜。

箭过西天十万里,向大唐国里等候。

(0)

颂古四十五首·其十五

洞水无缘会逆流,见他苦切故相酬。

西来祖意实无意,妄想狂心歇便休。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张君房 韦迢 令狐德棻 王炎午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