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右仍烽燧,关中倏犬羊。
颇思萧相国,愿觏郭汾阳。
道远军储竭,风颠大树僵。
愁看日落处,尘雾混微茫。
陇右仍烽燧,关中倏犬羊。
颇思萧相国,愿觏郭汾阳。
道远军储竭,风颠大树僵。
愁看日落处,尘雾混微茫。
这首清代邓嘉纯的《西师》描绘了陇右边疆烽火连天的战乱景象,暗示了局势的动荡不安。"倏犬羊"运用比喻,将敌军比作狂野的犬羊,形象地刻画出敌人的凶猛和无序。诗人表达了对贤臣如萧何和郭子仪这样的治世名将的深深怀念,希望他们能出现平定战乱。
"道远军储竭"反映了战争物资供应的艰难,而"风颠大树僵"则寓言了时局的艰难和国家的困境,大树象征着国家,其倒下预示着风雨飘摇。最后两句"愁看日落处,尘雾混微茫"以夕阳落照的凄凉画面收尾,表达了诗人对战事前景的忧虑以及对国家未来的迷茫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