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其二》
《萧二十三赴歙州婚期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卢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南方山水生时兴,教有新诗得寄余。

路带长安迢遰急,多应不逐使君书。

(0)
注释
南方:指中国的南部地区,通常指江南一带。
山水生时兴:看到山水景色而产生了创作的兴致。
教有新诗得寄余:教育或启发出了新的诗歌,并寄给了我(这里的'余'是古代汉语中'我'的意思)。
路带长安:长安是古代中国的都城,这里指的是前往长安的路。
迢遰急:形容路途遥远且匆忙。
多应不逐使君书:可能因为路程遥远,书信没有跟上使者的步伐,使君是古代对地方官员的称呼。
翻译
南方的山水激发了诗人的兴致,他写下了新诗寄给我。
道路遥远,通往长安的旅途匆匆,或许他的信件未能及时送达给地方官。
鉴赏

这两句诗是唐代诗人卢仝的作品,描述了诗人即将赴约的喜悦心情和对友人的思念。"南方山水生时兴"表达了景色的美好与时令之意,暗示着自然界在这个季节中的活力和繁盛,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期待。

"教有新诗得寄余"则是说诗人创作了新的诗篇,要通过书信的方式送给友人,这里的"余"指代收信的人,通常是亲密的朋友或知己。诗人希望将自己的诗作与内心世界分享给远方的朋友,以此来增进彼此的情谊。

"路带长安迢遴急"中的"长安"特指唐朝都城,即今天的西安。这句描绘了从南方到长安的道路延绵而曲折,时间上显得紧迫和仓促。诗人可能在表达赴约之路上的急切心情。

最后一句"多应不逐使君书"则表明虽然时间紧迫,但诗人依旧会选择通过书信的方式与朋友沟通,而不是简单地随从事务性质的信息传递。这也体现了古代文人重视文字交流的情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不仅展示了作者赴约时的心境,也反映出唐代文人之间通过书信互通信息的情趣。

作者介绍
卢仝

卢仝
朝代:唐   生辰:约795-835

卢仝tóng〈形〉(约795-835) 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的嫡系子孙。祖籍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生于河南济源市武山镇(今思礼村),早年隐少室山,自号玉川子。他刻苦读书,博览经史,工诗精文,不愿仕进。后迁居洛阳。家境贫困,仅破屋数间。但他刻苦读书,家中图书满架。仝性格狷介,颇类孟郊;但其狷介之性中更有一种雄豪之气,又近似韩愈。是韩孟诗派重要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韩信

男儿忍辱志长存,出胯曾无怨一言。

漂母人亡石空在,不知还肯念王孙。

(0)

仙门驿听泉

一亭围古木,双涧泻清流。

行到云山暮,卧闻风雨秋。

客尘何日浣,病渴此时瘳。

归去南溪上,轻舟细浪浮。

(0)

五派.云门

三句都将一串穿,等闲挂向御楼前。

几多行客眼定动,东海鲤鱼飞上天。

(0)

舅李侍郎挽词三首·其三

彊健公先去,零丁我曷从。

同盟空白水,酷似有衰容。

休说鹓行梦,看成马鬣封。

泪流南望眼,愁绝暮云重。

(0)

送釜孙省试

英髦云集几千人,群试争看艺绝伦。

一鼓搴旗先作气,三场下笔要如神。

决科无失青毡旧,拜赐重添绿绶新。

秀发孙枝吾欲见,梦魂已到上林春。

(0)

送张辅卿省试

明诏搜贤动四陲,西来一鹗冠群飞。

擅场笔势惊华省,发策才名上紫微。

无负题桥平日志,要看怀绶故乡归。

相逢肯惜倾家酿,已约莺花慎勿违。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