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亭围古木,双涧泻清流。
行到云山暮,卧闻风雨秋。
客尘何日浣,病渴此时瘳。
归去南溪上,轻舟细浪浮。
一亭围古木,双涧泻清流。
行到云山暮,卧闻风雨秋。
客尘何日浣,病渴此时瘳。
归去南溪上,轻舟细浪浮。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一亭围古木”,以“一亭”点明地点,以“围古木”营造出一种古老、幽静的氛围。接着“双涧泻清流”,双涧并行,清流潺潺,动静结合,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接下来的“行到云山暮”,行者渐入云雾缭绕的山中,时间已至傍晚,意境愈发深远。最后“卧闻风雨秋”,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选择躺下,倾听秋夜的风雨声,内心宁静而满足。
“客尘何日浣”,表达了诗人对心灵洗涤的渴望,希望有一天能摆脱世俗的烦恼,获得内心的平静。“病渴此时瘳”,则是在经历一番心灵的洗礼后,感到身心俱愈,精神焕发。最后两句“归去南溪上,轻舟细浪浮”,预示着诗人将离开此地,回到南溪旁,乘着轻舟,在细浪中漂浮,象征着回归自然,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心灵净化的向往,语言简洁而意蕴丰富,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有钱不造福,甚是老愚痴。
自身不吃著,保投受妻儿。
打脊眼不痛,十指不同皮。
饱吃身自稳,饿肚身自饥。
积十年调宁,知身得几时。
一朝身磨灭,万事不能窥。
妻嫁后人妇,子变他家儿。
奴婢换曹主,马即别人骑。
闻强急修福,莫于百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