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其一□□□》
《依韵和正仲赋杨兵部吴兴五题·其一□□□》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雨过见虹明,长桥欲映城。

窗间晴气入,空际昼凉生。

有扇徒看画,无冰自觉清。

人知太守姓,不减汉公名。

(0)
翻译
雨后彩虹明亮出现,长桥倒映城池边。
晴朗气息透过窗户,空中白天带来清凉。
扇子只是画中物,无冰却也感到清爽。
人们只知太守姓氏,其名威望不逊于汉公。
注释
雨过:雨停之后。
虹明:彩虹鲜明。
长桥:长长的桥。
映城:倒映在城市。
晴气:晴朗的气息。
空际:天空中。
昼凉:白天气温下降。
有扇:有扇子。
徒看画:只是欣赏画中的。
无冰:没有冰。
自觉清:自我感觉清凉。
人知:人们知道。
太守:地方长官。
姓:姓氏。
不减:并不逊色于。
汉公:汉公,这里可能指历史上有威望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天晴的景象,诗人通过"雨过见虹明"展现出雨后的清新与亮丽,彩虹如桥横跨天际,映照着城市,富有画面感。"长桥欲映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景色的壮观。接着,诗人写到窗户间透入的晴朗气息,以及空中带来的白日清凉,营造出宁静舒适的氛围。

"有扇徒看画"暗示即使在这样的好天气里,人们可能只是欣赏扇上的画作,而未能真正感受到自然之美。然而,"无冰自觉清"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爽与心境的纯净,他从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清凉。最后,诗人以幽默的方式,自比为太守,说人们知道他的姓氏,就像汉公一样有名,流露出一种谦逊而又自信的风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赏,同时也透露出其个人的品格魅力。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观王氏雪图

崔嵬相映雪重重,茅屋柴门在半峰。

想有幽人遗世事,独临青峭倚长松。

(0)

车载板二首·其二

鸟有车载板,朝暮尝一至。

世传鵩似鸮,而此与鸮似。

唯能预人死,以此有名字。

疑即贾长沙,当时所遭值。

洛阳多少年,扰扰经世意。

粗闻方外语,便释形骸累。

吾衰久捐书,放浪无复事。

尚自不见我,安知汝为异。

怜汝好毛羽,言音亦清丽。

胡为太多知,不默而见忌。

楚人既憎汝,弹射将汝利。

且长随我游,吾不汝羹胾。

(0)

酬郑闳中

萧条行路欲华颠,回首山林尚渺然。

三釜祇知为养急,五浆非敢在人先。

文章满世吾谁慕,行义如君众所传。

宜有至言来助我,可能空寄好诗篇。

(0)

仁宗皇帝挽辞四首·其一

去序三朝圣,行崩万国天。

忧勤无旷古,治洽最长年。

仁育齐高厚,哀思罄幅员。

欲知千载美,道德冠遗编。

(0)

送陈令

长溪流水碧潺潺,古木苍藤暗两山。

把臂道人今在否,长官白首尚人间。

(0)

赴召道中

海气冥冥涨楚氛,汀洲回薄水横分。

青松十里钟山路,祇隔西南一片云。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吴玉如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