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王氏雪图》
《观王氏雪图》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崔嵬相映雪重重,茅屋柴门在半峰。

想有幽人遗世事,独临青峭倚长松。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wángshìxuě
sòng / wángānshí

cuīwéixiāngyìngxuězhòngzhòngmáocháiménzàishānfēng

xiǎngyǒuyōurénshìshìlínqīngqiàochángsōng

翻译
巍峨的山峰与白雪相互辉映,层层叠叠的景象
简陋的茅草屋和木柴门坐落在半山腰
注释
崔嵬:形容山势高大险峻。
雪重重:积雪深厚的样子。
茅屋:用茅草建造的房屋。
柴门:用柴枝编成的简陋门户。
半峰:山的一半高度。
幽人:隐居的人,指不问世事的高士。
遗世事:超脱尘世,不关心世俗之事。
青峭:青翠陡峭的山崖。
倚长松:依靠着高大的松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雪景图画中的静谧与深远。"崔嵬相映雪重重"一句,通过对山峰之间积雪的形容,展现了自然界在大雪封锁下的庄严气势。"茅屋柴门在半峰"则将视线引入一个偏僻的居所,让人感受到诗中人物与世俗隔绝的生活状态。

"想有幽人遗世事"这句,透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间纷争的超然。"独临青峭倚长松"一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这个隐者形象,他独立于高峻的山峰之上,靠着苍翠的松树,似乎与自然融为一体。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和隐逸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归隐山林的向往,以及对纯净自然美景的深切赞美。王安石在这里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也传达了一种逃离喧嚣、追求心灵宁静的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已夘新正年登八帙家宴偶成

青眼明时八十春,白头窃拟渭滨人。

青藜不用扶衰骨,绛雪何须健老身。

凰凤双偕桃洞久,桂兰叠见武陵新。

神仙犹恐虚无迹,欢会蓬瀛此更真。

(0)

掖邑张南溪老友以赵见亭侍御诗扇见遗用韵寄答二首·其二

衰翁无复志磻溪,山海逍遥一杖携。

寻话野僧春日寺,听蝉高柳夕阳堤。

閒情不遣花空落,清赏曾教鸟自啼。

遥向旧知挥醉笔,休教翰苑鄙尘泥。

(0)

简吴兴谢生

康乐清风费梦思,敢题凡鸟到门时。

瑶华日仰今何暮,玉树云停迥未期。

半夜丝桐还自贮,平生尘榻为谁私。

碧窗看尽沧溟月,寥落燕山浊酒卮。

(0)

流曲河

流曲河边促晓行,桃源乍喜赴仙程。

溪声雪激寒潮吼,山色屏开翠黛明。

杨柳石矶白昼静,桑麻村落碧烟轻。

倥偬不慰徘徊意,风送黄尘无限情。

(0)

次韵吹笛牧儿

短笛山童学跨牛,英音不著利名愁。

雨昏杨柳堪肠断,月冷关山合泪流。

三弄缓归荒落晚,数声吹老绿芜秋。

太平有象清风外,飘落梅花遍海陬。

(0)

观诸陵有感

人间富贵只如斯,地下英魂莫自痴。

两汉风流秋寂寂,二秦功业草离离。

丘陵何用千年计,指点空令万古悲。

西饿匹夫今不见,高名竟与首阳夷。

(0)
诗词分类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诗人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胡炳文 褚亮 薛道衡 宇文虚中 吴激 拾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