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
《送闻石塘太宰赴京》全文
明 / 李舜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水浙东去,声华共若斯。

高贤希世出,明主俾衡持。

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

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送闻石塘太宰赴京》描绘了送别友人石塘太宰前往京城的情景。首句“山水浙东去”,以山水起兴,暗示友人的旅程将穿越浙东壮丽的山水之间,充满了诗意。接着,“声华共若斯”赞美了石塘太宰的名声与才华,如同浙东山水一样引人注目。

“高贤希世出”进一步赞扬了太宰的高尚品德和罕见才智,在乱世中尤为难得。而“明主俾衡持”则表达了对圣明君主的信任,认为这样的贤才将被委以重任,保持国家的平衡与稳定。随着“风俗归淳后,春廷上绩时”,诗人预祝他在朝廷上能为国家带来清明之风和丰收的政绩。

最后两句“人今公尽望,留佐衮衣垂”,直接表达了人们对石塘太宰的期待和挽留之情,希望他能长久地辅佐朝廷,如同古代官员披戴的礼服——衮衣一般,象征着他的德行和影响力将长久流传。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作者介绍
李舜臣

李舜臣
朝代:明   字:汝谐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猜你喜欢

次韵周希稷咏芭蕉

经年不接故人书,开户逢渠了不殊。

谁运七轮风里扇,时跳千斛雨中珠。

退之有意吟山石,摩诘无心作画图。

为爱青青无俗韵,故教移植傍庭隅。

(0)

己酉中秋

磬湖秋半溢清波,一岁月明今夕多。

剩办新诗娱老境,满倾太白醉冰娥。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

(0)

一室

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

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

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

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0)

喜雪次侯宰韵

冻笔难成授简章,寒光先到读书堂。

乱飘扑面如平叔,几点侵眉似马良。

(0)

秋日有怀仲文季直二弟

微云初月澹层城,络纬声连促织清。

北雁不来千里信,西风还起故园情。

(0)

送春

送春归去后,身却在天涯。

有梦忘为客,见书如到家。

楼空初入燕,柳暗欲藏鸦。

故苑新桃李,闲开一度花。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