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身行止本来无,叶落归根是幻躯。
生灭已除还寂灭,有情相感莫踟蹰。
法身行止本来无,叶落归根是幻躯。
生灭已除还寂灭,有情相感莫踟蹰。
这首诗出自宋代诗人黄裳之手,名为《六祖传付偈颂(其五)》。诗中以六祖慧能的禅宗思想为背景,探讨了佛法的真谛与修行的奥义。
首句“法身行止本来无”,开篇即点明法身的本质在于空性,行止皆无,暗示佛法的实践并非外在形式,而是内在心性的觉醒与净化。次句“叶落归根是幻躯”,以自然现象比喻,叶落归根象征着生命轮回中的无常与虚幻,强调肉体的短暂与不实,引导读者深入体悟生命的本质。
接着,“生灭已除还寂灭”一句,进一步阐述了佛法的核心——去除生灭的念头,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这里的“生灭”既指物质世界的生与死,也指心灵的起伏与波动,通过去除这些杂念,实现内心的寂灭状态。
最后,“有情相感莫踟蹰”则表达了对众生的慈悲与关怀。在佛法的修行中,不仅个人要追求解脱,还要关注他人的苦难,以慈悲之心去感化和帮助他人,避免犹豫不决,勇往直前地实践佛法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佛法的精髓,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禅宗的智慧,通过去除妄念、体悟空性,最终达到内心平和与宇宙和谐的状态。
种得阶前数竿竹,连朝霢霂频浇沐。
檀栾争效婵娟姿,但恨孤丛少联属。
雨中荷锸过西家,移来秋色如春花。
耐寒俗称老少年,不与柔脆同欹斜。
菊花能仙亦能寿,霜姿露质丰台有。
篱边拟种三百株,苍翠隐映成三友。
人生岁月能几何,君颜少壮我发皤。
安得终年局蹐不称意,四时佳景成虚过。
太极虚其中,森然万象具。
道裕形器先,乾坤受陶铸。
日月转神枢,往来成寒煦。
坱然气机流,群动非自由。
旋生而旋灭,灵蠢同一筹。
哲人识至奥,洁虑笃冥修。
手握天帝心,神与元始谋。
元始妙无质,阴阳岂能雠。
薪尽而火传,斯理宜潜搜。
登高丘,望远海。三神山,海中峙,长生大药竟何在。
安期生,羡门子,我从尔游,尔应我待。
情已奔,忧还起。自顾顽劣躯,得无遇君君不礼。
波涛荡潏,陵麓施靡。
灵槎茫茫,引颈延伫,不知奚舣。
猿鸟啼风树凄其,窅冥西日颓,仙乎仙乎我心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