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酉中秋》
《己酉中秋》全文
宋 / 喻良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磬湖秋半溢清波,一岁月明今夕多。

剩办新诗娱老境,满倾太白醉冰娥。

一天风露寒衣袂,举室儿童杂笑歌。

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ǒuzhōngqiū
sòng / liángnéng

qìngqiūbànqīngsuìyuèmíngjīnduō

shèngbànxīnshīlǎojìngmǎnqīngtàibáizuìbīngé

tiānfēnghánmèishìértóngxiào

shìtánjuéchùwèifángdīnggèngsuō

翻译
磬湖秋意正浓,水面泛起清凉波纹,今晚的月光格外明亮。
我准备了一些新诗,只为在这样的老年时光中寻些乐趣,满满一杯酒,仿佛能醉倒月亮女神嫦娥。
夜晚的风带着露水,使衣裳微凉,全家人都在欢声笑语中度过。
这里并非钴潭最奇异的地方,但即使深夜,我们依然可以享受这份宁静与欢乐。
注释
磬湖:一个湖泊的名字。
秋半:秋季的一半,指深秋时节。
清波:清澈的波纹。
月明:月光明亮。
娱:娱乐,消遣。
老境:老年生活。
太白:李白,古代诗人,这里借代美酒。
冰娥:月亮女神嫦娥。
风露:夜晚的风和露水。
寒衣袂:使衣物感到寒冷的露水。
儿童:孩子们。
杂笑歌:各种笑声和歌曲。
钴潭:可能是一个著名的景点或传说中的地方。
丁夜:深夜。
娑婆:佛教用语,指世间,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在己酉中秋时节的所见所感。首句“磬湖秋半溢清波”写出了秋季的磬湖水光潋滟,湖面泛起清凉的波纹,透出宁静与清爽。次句“一月岁明今夕多”则强调了中秋月圆之夜的明亮,寓意着团圆和时光的美好。

“剩办新诗娱老境”表达了诗人借写诗来排遣老年的闲暇时光,享受这份宁静与诗意的乐趣。接着,“满倾太白醉冰娥”运用了李白和嫦娥的典故,以酒醉月宫的想象,增添了浓厚的浪漫气息。

“一天风露寒衣袂”描绘了夜晚微凉的风露,诗人与家人围坐在一起,孩子们欢声笑语,温馨的家庭氛围洋溢其中。最后两句“不是钴潭奇绝处,未妨丁夜更娑婆”表达了诗人对当前生活的满足,即使身处寻常之处,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甚至愿意在这样的月夜中沉浸其中,享受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中秋月夜的景色和家庭的欢乐,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在平凡中寻觅到的诗意人生。

作者介绍

喻良能
朝代:宋

婺州义乌人,字叔奇,号香山。高宗绍兴二十七年进士。补广德尉。历迁工部郎中、太常寺丞。出知处州,寻以朝请大夫致仕。尝进《忠义传》二十卷,孝宗深加叹赏,即命颁行。为文精深典雅。有《香山集》、《家帚编》等。
猜你喜欢

送子就试帖

儿有掌中杯但把,归期苦苦催奕世。

衣冠仍上第公台,元自诗书里面来。

秋色为渠开先我,梁山马首回猿鹤。

莫轻窥蕙帐惊猜,苔步归休亦乐哉。

(0)

三池丁祭宿斋所赋

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犹今。

□□□□六经意,识得皇皇万古心。

宗庙百官谁不见,朱弦疏越有知音。

同人得似三池盛,属目冠裳俨若林。

(0)

晚对亭

落日下青嶂,归云犹未安。

倚杖无言久,夕阴生翠寒。

(0)

咏史八首·其八孟光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

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

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

(0)

七爱诗赠程乡令赵君.齐山阴令傅琰

吾爱传季圭,为事求端倪。

群愚亦智诈,不辨袪厥迷。

感深卖针媪,腼以食豆鸡。

一县称神明,鼠辈榛其蹊。

(0)

挽薛艮斋·其三

有子才而美,知君死不亡。

刀圭徒有验,兵法岂无妨。

玉树新埋没,金丹旧渺茫。

魂兮来止些,极乐在西方。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刘苍 陈少白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