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
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
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
色不谐朱铅,力可举杵臼。
贫贱何足云,持敬在悠久。
相对如嘉宾,旁人莫嫌丑。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质朴无华但内在坚韧的形象。"色不谐朱铅",意指其色彩并不华丽,如同未经雕饰的朴素,不迎合世俗的繁华与浮夸。"力可举杵臼",则强调了主人公的力量和坚毅,即使生活艰难,也能承担起生活的重担。诗人认为,贫贱并不是评价一个人价值的标准,"贫贱何足云",真正重要的是内心的修养和对敬重的坚守。
"持敬在悠久",表达了对长久保持敬重品质的赞美,这种美德超越了外在的贫富,是值得尊敬的。"相对如嘉宾",形容了主人公虽身处平凡,却如同尊贵的客人一般,自带尊严。最后"旁人莫嫌丑",劝诫旁观者不要以貌取人,应看到内在的美好。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扬了朴素而高尚的品格,强调了内在精神的重要,具有深厚的道德教化意义。
万六千年,是仙椿日月,两度阳春。
根柯不随物化,那有新陈。
戏夸悠久,借时光、惊觉时人。
道历管,阶萤万换,悠然唤做逡巡。
老我百无贪羡,羡天芳寿种,掩冉三辰。
谢他流年甲子,已是重轮。
人间春狭,只九旬、斗柄标寅。
更拟向,椿枝倚数,十分取一为真。
是男是女,都有官称。
孙儿仕也登。
时新衣著,不待经营。
寒时火柜,春里花亭。
星辰上履,我只唤卿卿。
寿开八秩,两鬓全青。
颜红步武轻。
定知前面,大有年龄。
芝兰玉树,更愿充庭。
为询王母,桃颗几时赬。
西郭园林,湖光净、暮寒清溢。
明日上,近环山翠,远摇天碧。
粉泽兰膏违俗尚,岩花磴蔓从谁觅。
问近来、铛脚许何人,吾其一。
欢乐事,休教毕。
经后夜,思前日。
想无心不竞,水流云出。
物外烟霞供啸咏,个中鱼鸟同休逸。
又何须、浮海访三山,寻仙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