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
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
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
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阴阳一室冷兢兢,燕坐何曾病郁蒸。
只拟纶巾持羽扇,未须赤脚踏层冰。
满盘碧玉初投箸,一榻清风更曲肱。
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
这首诗描绘了一间静谧而清凉的室内景象。诗人以"阴阳一室冷兢兢"开篇,通过"阴阳"暗指室内的冷暖对比,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燕坐何曾病郁蒸"则表达诗人独自静坐时,心境并未因环境的冷清而感到压抑或闷热。
接下来,诗人以诸葛亮的形象自比,手持纶巾和羽扇,暗示自己虽处清寒之中,但保持着从容不迫的儒雅风度,"只拟"和"未须"二字流露出他的自信与洒脱。"满盘碧玉初投箸"描绘了诗人进食的情景,虽然菜肴丰盛,但他并未贪食,反而在清风中更加舒适地"曲肱"而卧,显示出他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最后两句"扫地焚香凉到骨,疏帘何处欲挥蝇"进一步强调室内的清凉,通过扫地焚香的动作,诗人传达出对洁净与宁静的追求,而"疏帘何处欲挥蝇"则以小细节表现出环境的清静,连苍蝇都很少出现。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室之内的生活情境,表达了诗人对清静、雅致生活的向往和享受,以及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冠冕遵王制,祠堂枕野池。
喜令蛮父老,复睹汉威仪。
杰栋星河近,虚檐薜荔垂。
乱峰排剑戟,高树拥旌旗。
奕叶承恩重,平生出计奇。
功勋齐马援,德量并韩琦。
天意深留眷,秋声远送悲。
故山依日月,新冢卧熊罴。
猿鹤虽无主,鹪鹩各有枝。
峨峨光万丈,千古照边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