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日高庭院杨花转,闲淡春风。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
金盆水冷菱花净,满面残红。
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庭院的画面。"日高庭院杨花转",写出了阳光明媚,杨花在微风中轻轻飘舞的场景,透露出春天的慵懒与闲适。"闲淡春风"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宁静气氛。
"昨夜匆匆,颦入遥山翠黛中",通过回忆,诗人描绘了昨晚杨花随风飘向远方山峦的情景,仿佛带着某种情感或思绪融入了青山之中,增添了诗意的遐想。
"金盆水冷菱花净",诗人借金盆中的冷水和菱花的倒影,暗示时光流转,春色易逝,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内心的清凉与落寞。"满面残红"则以凋零的花朵象征着美好的事物不再,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欲洗犹慵,弦上啼乌此夜同",词人表达出一种慵懒无力去挽留美好时光的心情,同时借夜晚乌鸦的啼鸣,增添了孤寂的氛围,使得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采桑子》(其四)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景色变迁,以及词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内心世界的微妙变化。
吴波浮动,看中流翻月,半江金碧。
醉舞空明三万顷,不管姮娥愁寂。
指点琼楼,凭虚有路,鲸背横东极。
水云飘荡,阑干千丈无力。
家世回首沧洲,烟波渔钓,有鸱夷仙迹。
一笑闲身游物外,来访扁舟消息。
天上今宵,人间此地,我是风前客。
涛生残夜,鱼龙惊听横笛。
乡村腊月二十五,长竿然炬照南亩。
近似云开森列星,远如风起飘流萤。
今春雨雹茧丝少,秋日雷鸣稻堆小。
侬家今夜火最明,的知新岁田蚕好。
夜阑风焰西复东,此占最吉馀难同。
不惟桑贱谷芃芃,仍更苧麻无节菜无虫。
万里清游不暇慵,双旌换得一枝筇。
来从井络直西路,上到江源第一峰。
海内閒身输我佚,山中佳气为人浓。
题诗试刻岩前石,付与他年藓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