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别吴门朱雪鸿·其十》
《赠别吴门朱雪鸿·其十》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传闻言偃宅,古井接潮波。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

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赠别吴门朱雪鸿》系列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朱雪鸿的深情告别,并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情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句“传闻言偃宅”,以言偃(孔子的学生)的故居为引子,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古井接潮波”一句,将古井与潮水相连,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这两句通过洗衣石和薜萝的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岁月的流转,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待。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这里赞美了南方国家的繁荣与文学的丰富,表达了对友人所在地区文化氛围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个人才华的赞赏。

最后,“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诗人直接表达对友人的喜爱之情,希望友人在琴川(可能指苏州的河流)上继续传唱美好的歌声,既是对友人音乐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友情永恒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文化的珍视。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京口留别徐大补阙赵二零陵

皇州月初晓,处处鼓钟喧。

树出蓬莱殿,城开阊阖门。

近臣朝琐闼,词客向文园。

独有三川路,空伤游子魂。

(0)

又上后园山脚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

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

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

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

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瘴毒猿鸟落,峡乾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

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

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0)

遣闷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

(0)

冯小怜

湾头见小怜,请上琵琶弦。

破得春风恨,今朝直几钱。

裙垂竹叶带,鬓湿杏花烟。

玉冷红丝重,齐宫妾驾鞭。

(0)

桃花

千株含露态,何处照人红?

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

流莺应见落,舞蝶未知空。

拟欲求图画,枝枝带竹丛。

(0)

春晴

楚国多春雨,柴门喜晚晴。

幽人临水坐,好鸟隔花鸣。

野色临空阔,江流接海平。

门前到溪路,今夜月分明。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