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闻言偃宅,古井接潮波。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
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
传闻言偃宅,古井接潮波。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
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的《赠别吴门朱雪鸿》系列中的第十首。诗中描绘了对友人朱雪鸿的深情告别,并通过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情和文化的深厚情感。
首句“传闻言偃宅”,以言偃(孔子的学生)的故居为引子,暗示了这个地方的历史文化底蕴。接着“古井接潮波”一句,将古井与潮水相连,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也寓意着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深远。
“一片洗衣石,千秋生薜萝。”这两句通过洗衣石和薜萝的生长,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岁月的流转,同时也暗含了对友情长久不变的期待。
“精华南国盛,文学大吴多。”这里赞美了南方国家的繁荣与文学的丰富,表达了对友人所在地区文化氛围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个人才华的赞赏。
最后,“君爱琴川上,遗风总善歌。”诗人直接表达对友人的喜爱之情,希望友人在琴川(可能指苏州的河流)上继续传唱美好的歌声,既是对友人音乐才华的肯定,也是对友情永恒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情,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友情、文化的珍视。
皇州月初晓,处处鼓钟喧。
树出蓬莱殿,城开阊阖门。
近臣朝琐闼,词客向文园。
独有三川路,空伤游子魂。
昔我游山东,忆戏东岳阳。
穷秋立日观,矫首望八荒。
朱崖著毫发,碧海吹衣裳。
蓐收困用事,玄冥蔚强梁。
逝水自朝宗,镇名各其方。
平原独憔悴,农力废耕桑。
非关风露凋,曾是戍役伤。
于时国用富,足以守边疆。
朝廷任猛将,远夺戎虏场。
到今事反覆,故老泪万行。
龟蒙不复见,况乃怀旧乡。
肺萎属久战,骨出热中肠。
忧来杖匣剑,更上林北冈。
瘴毒猿鸟落,峡乾南日黄。
秋风亦已起,江汉始如汤。
登高欲有往,荡析川无梁。
哀彼远征人,去家死路旁。
不及祖父茔,累累冢相当。
地阔平沙岸,舟虚小洞房。
使尘来驿道,城日避乌樯。
暑雨留蒸湿,江风借夕凉。
行云星隐见,叠浪月光芒。
萤鉴缘帷彻,蛛丝罥鬓长。
哀筝犹凭几,鸣笛竟沾裳。
倚著如秦赘,过逢类楚狂。
气冲看剑匣,颖脱抚锥囊。
妖孽关东臭,兵戈陇右创。
时清疑武略,世乱局文场。
馀力浮于海,端忧问彼苍。
百年从万事,故国耿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