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直行》
《三直行》全文
清 / 李杭   形式: 古风

秋霜蔽野冥鸿飞,琅玕不实朱凤饥。

浮云北来魏阙迥,忧国流涕荒江垂。

忆昔中朝树风烈,闽海峥嵘起魁杰。

三贤接迹冠惠文,四海直声闻补阙。

高要俶傥神骨奇,辞气侃侃无龌咿。

抗言剀切论灾异,天子动色为嗟咨。

晋江通经意淳厚,击断群蒙勤纳牖。

排天一上张纲书,勋戚闻风皆敛手。

临桂执节何觥觥,雅歌骏肃韶钧鸣。

每当慷慨引大体,能以委曲通精诚。

天门荡荡不可测,左龙右虎环紫极。

优容屡荷皇天鉴,献纳终惭侍臣职。

殿前清要难久居,先后归间谢朝籍。

拂衣去矣来何时,瞻望皇居意凄恻。

呜呼黯鲍不易得,台端列柏无颜色。

八闽之山窈然深,岭南瘴雨横层阴。

苍梧日落黯万里,漓江水碧寒沈沈。

使人忆此生愁心,海边烟尘暗乡县,黔首流离困徵缮。

昨闻河洛又苦旱,况复西陲尚酣战。

至尊侧席谁分忧,经济实赖群臣谋。

虞翻去国岂终老,机生被放行见收。

时危志节徒激厉,叹我欲济无方舟。

还朝建策望公等,焉得云卧甘林丘。

(0)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李杭的《三直行》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的景象,秋霜笼罩大地,大雁南飞,琅玕(美玉)未结出果实,象征着时局的艰难和贤才的匮乏。诗人感慨朝廷远方的魏阙显得遥远,自己忧虑国事,只能在荒江边独自垂泪。他回忆起往昔中朝英杰辈出,如惠文王时期的三位贤人,他们的直言敢谏赢得了天下人的赞誉。

诗人接着赞美了两位名叫“高要”和“晋江”的人物,他们才情出众,敢于直言,提出切中时弊的建议,连勋戚也对他们敬畏三分。然而,尽管他们尽忠职守,最终还是离开了朝廷,诗人对此表达了深深的惋惜和期待他们早日回归。

诗中提到的“台端列柏”,可能象征着朝廷的威严,但此时却显得苍白无力。诗人感叹人才难得,国家面临诸多困境,包括自然灾害、战乱和百姓疾苦。他期盼群臣能够共商国是,为皇帝分忧解难,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无法施展抱负的无奈。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期待像虞翻那样被重新启用,为国家出谋划策,而不是隐居山林。整首诗情感深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个人志向的坚守。

作者介绍

李杭
朝代:清

(1821—1848)清湖南湘阴人,字梅生,一字孟龙。李星沅子。道光二十四年进士,官编修。七岁能诗,及长,博通经史,工诗文,汤鹏、梅曾亮等人皆引为小友。有《小芋香山馆集》。
猜你喜欢

送魏德源守普慈二首·其二

东梓名州最普州,蟆颐相望气横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马儿童识细侯。

只有爱民心尚在,可能忧国泪空流。

摩挲疲瘵无多事,绿野家家剑换牛。

(0)

送王景文

相送复相送,生憎风景殊。

还家疑是梦,涉世误为儒。

爱惜千金璧,迟回一束刍。

亦思江海去,书札寄潜夫。

(0)

师仁再用韵复作一首

室中元自有天游,海内如何止九州。

送老只凭书万卷,传家不用橘千头。

便当野服从逋客,未暇巍冠伴沐猴。

一动天文儿戏耳,苦烦天子访羊裘。

(0)

自笑资中穷太守,每逢水竹便相亲。

(0)

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瓮,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0)

得家书

伤春渺渺独凝眸,黄耳归时暂放愁。

跪得双鱼开尺素,别来一日抵三秋。

花前块处怜秦赘,泽畔行吟类楚囚。

预约鲤庭归省处,清微风送木兰舟。

(0)
诗词分类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诗人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林逋 李觏 朱彝尊 彭孙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