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
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
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
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斝何妨且满斟。
天赋奇才属意深,一时人望冠儒林。
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
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
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斝何妨且满斟。
此诗描绘了一位才华横溢、品行高洁之人的形象。首句"天赋奇才属意深"赞美其才情深邃,不仅是才子,更有深远的思想和情感。紧接着"一时人望冠儒林"则表明这位人物不仅在文学上有杰出的成就,而且在道德修养方面也被人们所瞩目,堪称为儒林(即文人的集聚之地)中的佼佼者。
中间两句"文章世有中和气,政术家传清白箴"进一步强化了对其文学成就与政治理念的肯定。其中"文章世有中和气"暗示其文学作品拥有既中正又和缓的气质,而"政术家传清白箴"则表明其治国理政之术,家喻户晓,被后人传颂,且不染尘埃,光明磊落。
接下来的两句"屏翰岂能淹大手,江山聊助发高吟"则描写了诗人面对如此人物时的自谦与激赏之情。"屏翰"指的是书案和笔墨,是文人的日常用具,而"岂能淹大手"则是说自己不敢贸然接近这位才子的手笔,显示出一种敬畏之心。而"江山聊助发高吟"则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以自己的文字辅助、赞美这位人物的伟大事迹,发出了高昂的歌声。
末尾两句"寒梅已有调羹意,寿斝何妨且满斟"更是对这位人物的祝福。"寒梅"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贞不屈、独自开花,即使在严冬之时也不改色,因此"寒梅已有调羹意"可能是在暗示诗人希望这位人物能够像寒梅一样,不论环境如何,始终保持其高洁的品格。而"寿斝何妨且满斟"则是一种祝愿,希望这位人物能够享受长寿,并且在一生中都能不断地获得成功和喜悦,如同酒斝(古代饮酒用的器具)总是满溢而出。
整首诗通过对才华、品行、文学成就以及政治理念的赞美,以及对人物品格与寿命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人物的极高评价和深厚情感。
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
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
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
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
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
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
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
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
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
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
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
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
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
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
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
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
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
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
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
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宋·辛弃疾】一水奔流叠嶂开,溪头千步响如雷。扁舟费尽篙师力,咫尺平澜上不来。山上风吹笙鹤声,山前人望翠云屏。蓬莱枉觅瑶池路,不道人间有幔亭。玉女峰前一棹歌,烟鬟雾髻动清波。游人去后枫林夜,月满空山可奈何。见说仙人此避秦,爱随流水一溪云。花开花落无寻处,仿佛吹箫月夜闻。千丈搀天翠壁高,定谁狡狯插遗樵。神仙万里乘风去,更度槎丫个样桥。山头有路接无尘,欲觅王孙试问津。瞥向苍崖高处见,三三两两看游人。巨石亭亭缺啮多,悬知千古也消磨。人间正觅擎天柱,无奈风吹雨打何。自有山来几许年,千奇万怪只依然。试从精舍先生问,定在包牺八卦前。山中有客帝王师,日日吟诗坐钓矶。费尽烟霞供不足,几时西伯载将归?行尽桑麻九曲天,更寻佳处可留连。如今归棹如掤箭,不似来时上水船。
https://shici.929r.com/shici/5MWl83x.html
望飞来、半空鸥鹭。
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
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