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瓮,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
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
大江襟喉城铁瓮,万旅连营地势重。
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
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洪的作品,名为《子清弟赴丹阳赋古调饯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
“酌君以乌程若下之酒,赠君以鲁山于蔿之声。”开篇即设立了一种仪式感,通过分享美酒和赋予悦耳的歌声来表达对友人的敬意。这里的“乌程”和“鲁山”可能是指具体的地名,但在此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理想中的地方,象征着纯净和高洁。
接下来的“酒以惜在原兄弟之别,歌以见爱民父母之情。”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敬意背后的深层含义,即通过酒和歌来表达对兄弟般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民众如父母般的情感。
大江、铁瓮、万旅连营的地势重,天弧北射扫欃枪云阳健令时方用,这些意象描绘了一种宏大的战场景象,或许是在形容友人赴丹阳之行的重要性和艰巨。
“从官四十腰铜章,莱衣弄孙娱高堂。”这里的“从官”可能指的是军事将领,而“腰铜章”则是身份的象征;“莱衣”、“弄孙”则可能是在描绘一幅温馨的家庭场景。
“未妨刺湿先驭吏,立去败群如牧羊。”这两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鼓励和信任,即使面临困难,也应勇往直前,如同牧羊一般指引方向。
“茧丝保障优租赋,瓯窭污邪饱禾黍。”这里的意象比较晦涩,但大体上是在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状态的追求。
“冠盖使客应荐贤,不日姓名彻当宁。”这两句则可能是在劝勉友人要推荐贤能之士,而不是仅凭名声。
“索别作恶殊匆匆,呻吟病卧号秋蛩。”这里的“索别”可能是指临别时的情感表达,而“作恶殊匆匆”则是在形容一种急迫的心情;“呻吟病卧号秋蛩”则描绘了一种悲凉和无奈。
最后,“松竹读书得新句,缄题数寄北来鸿。”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书信往来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希望通过文字交流彼此的情感。
南城楼上月,照入东岩深。
共订百年约,同坚一寸心。
调鹤不出户,餐云乃入林。
动静法山水,迁转随光阴。
琴向清风鼓,酒对明月斟。
一曲成佳趣,有杯放豪吟。
物我忘形迹,乾坤无古今。
与君皆是主,坐看世浮沉。
密云山顶生,我在云中行。
白石扣牛角,黄鹂飞玉京。
乖厓瘦霜行,齐云绚朱楹。
飞泉断复续,峻坂陂半平。
愁云暗越山,朔风吹楚城。
乳鸦古木栖,水鸟寒塘鸣。
红颜叹落落,白发悲惺惺。
徘徊岁将暮,惆怅衣未更。
策驴入长沙,折腰悬青萍。
半生历江山,随处询姓名。
蠛蠓人所惜,鹪鹩分何争。
临风发长叹,聊以白我情。
会昌城外山苍苍,会昌城下水汪汪。
天风送我东归航,潇然图书何物长。
收拾清风做一囊,收拾明月做一箱。
风月满载归叶冈,白云堆里閒徜徉。
有时披风风味香,有时抹月月色光。
有时频酌酒无量,有时狂吹笛无腔。
有时狂歌彻穹苍,有时把笔挥毫芒。
寒制芰荷为衣裳,饥采紫芝为口粮。
渴饮月窟为神浆,倦来高枕卧北窗。
梦魂不入利名场,怡然亦敢誇羲皇。
芒鞋信步无颠僵,看饱花红柳绿庄。
百年乘云还帝乡,风清月白终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