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行疏柳带残蝉。江秋况暮天。晴何曾醉雨难眠。
愁来憎月圆。晨花外,夕炉边。兀兀坐耽禅。
离情无着又缠绵。高楼闻暗弦。
几行疏柳带残蝉。江秋况暮天。晴何曾醉雨难眠。
愁来憎月圆。晨花外,夕炉边。兀兀坐耽禅。
离情无着又缠绵。高楼闻暗弦。
这首词描绘了申江(上海一带)秋日傍晚的景色和词人的内心感受。"几行疏柳带残蝉",寥寥几株柳树在秋风中摇曳,伴随着稀疏的蝉鸣,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江秋况暮天"进一步强调了傍晚时分,江面与天空交织的苍茫景象。
"晴何曾醉雨难眠",词人感叹即使晴朗的日子也无法驱散内心的愁绪,连绵的雨也无法让他入眠,暗示了他内心的困扰和失眠。"愁来憎月圆",月圆之夜更增添了词人的愁绪,月光下的孤独感更为强烈。
接下来的"晨花外,夕炉边",描述了词人独自度过时光的场景,无论是清晨赏花还是夜晚守炉,都未能排解他的离愁。"兀兀坐耽禅",他试图通过打坐参禅来平静心情,但离别的愁绪仍然萦绕不去。
最后,"离情无着又缠绵。高楼闻暗弦",词人的情感无法寄托,只能在高楼之上听到隐约的琴声,这琴声似乎加重了他的离别之苦,使得愁绪更加深沉而绵长。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词人面对秋夜景色时的孤寂与愁绪,以及对远方的思念之情。